- 收入总额:27049325.25元
- 支出总额:23122739.73元
- 爱心人次:2092次
恩施凤凰山动物园现在的经营者是一位80多岁的老人,园内共有62头各类动物,其中有20头都是国家级的重点保护动物,动物园的成立之初,是老人以个人名义收养和购买了一些即将面临宰杀、生存状态不好或者残疾的动物,包括一些野生动物。当地政府注意到她收养的行为后,1989年由市委和市团委牵头,在市森林公园里面,划了一片地建设成立了动物园,采取的是民营公助模式,自行经营管理,自负盈亏,恩施市园林局每年会补贴一定的饲料费用。
现在动物园运营面临困难:一是游客观光较少,收入自然难以维持动物园的基本运营,动物福利几乎没有;二是由于老人个人身体原因和一些经济原因,没有办法很好地打扫和照顾这些动物,动物园的环境确实比较脏乱,动物园里面气味和噪音对周边市民造成了影响;三是动物死亡后采取直接挖坑填埋的处理方式,也有一定卫生防疫隐患;四是由于搬迁补偿款协商没有达成一致,动物园搬迁陷入僵局。
记者:您从动保组织的角度,怎么看恩施凤凰山动物园这个事情,您有没有一些好的意见或建议?
周晋峰博士:在全球范围内,我们是反对新建动物园的,无论动物园的规模,还是现在已有动物园数量,我们的意见是,动物园都应该转型或转行。我们知道,野生动物来自野外,最好的去处自然也是野外。动物园是工业文明的产物,各地动物园初期的目的,基本上是为了挣钱、旅游、娱乐,后来人们给它加入了很多科普等内容,但是实际上,它工业文明的属性没有变,最核心的目的还是挣钱,至于科普等其他职能,现在都有办法来替代,所以对于中小型的动物园,对于经营不善的动物园,对于环境和周边有矛盾有影响的动物园,对于动物福利没办法充分考虑的动物园,我们的意见是,这类动物园都应被取消。就像是古代的斗兽场一样,最后可能会留一个空壳,做为纪念馆,但是这个行业发展路径应该是这样的。生态文明时代,人与动物的关系,人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就是这样一个人类文明进步和发展的必然历史进程。毫无疑问的是,诸如此类的地级市动物园都应该被取缔。
记者:在取缔过程中,您认为这些动物应该怎么安置?
周晋峰博士:其实国际上是有这样的先例的,英国有一个著名的基金会,关闭了一个很重要的动物园,动物放归野外。我们不是要照搬学他们,我想说的是这是整个人类文明的一种趋势,再大再好的动物园,都可以借鉴研究。但是,恩施凤凰山动物园这个状态,肯定是应该被取缔的,至于动物如何处置,有几个方向:一是,野生动物,我们的建议是,它可以去适合它栖息的国家保护区进行放归。二是,长期多代人工圈养的动物,进行适度的野化和观测,适时进行放归,现在技术已经很发达了,这一点还是可以做到的,让他们尽可能的回归到自然生态系统中去,当然,它们也会被其它动物按生态系统自然的规律被捕食,但这是我们应该尊重的自然规律。三是,可以在保护区里边给它们弄一个简单的区域,给它们放在这个区域里,让它们适应这个环境,可以通过观测它们的适应程度,充分评估,最终回归自然。我们做过穿山甲的野化训练,直接参与放生的野生动物也有很多,比如有一些志愿者捡的雏鸟,受伤了,我们通过救护后也会放生。曾经有这样一个事,有一只鸟它的一只腿被打掉了,没有了,当时有很多争论,有的专家说这个必须得养不能放,我们的专家最终决定还是放。这是一只大型鸟,过了两年,在原来发现它的那个湿地滩涂上,再次追踪到它的痕迹,依然健康生活着,非常了不起。生命就是这样强大。在此,我想说的是野生动物的生命力是非常顽强的,它对于野外的适应是有天性,是刻在基因里的,并不会因为人类养了一代两代,就彻底改变甚至消失。最近宁波象山有个这样一个事,人们在海滩上救助了一只抹香鲸,过几天呢,人们在近海发现它死了。虽然结果很遗憾,但我们不能因为抹香鲸死了而去否定人们的救助与野放,更不能像某些专家建议的那样,因为它受伤了就应该放在水族馆。我们知道,自然万物,生生不息,一鲸落,万物生。让野生动物回归自然回归海洋,在自然中死亡,也是应尊重自然法则。鲸落是海洋第二或者第三的产房和栖息地,前一段时间有记者朋友跟我说,他采访了猴戏的传承人,传承人说他养的猴子释放到野外寿命只有十几年,他养的可以活二十几年。我们不能以野生动物可以多活多少年为借口,而让它们作为依附我们,服务我们的工具。
我们讲绿水青山,动物是绿水青山中的非常重要的元素,没有了动物,那就不是绿水青山了——这才是现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观点。
记者:目前我国实际情况来说,进行野化训练和放归,主要是哪一些主体来承担这个责任呢?
周晋峰博士:实际上现阶段,这些工作都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开展,我们遇到的情况,多数情况是我们要求志愿者立即野放,少数情况是通过我们的指导进行简单救助后野放,比如对受伤的动物进行包扎消炎一下,极大的促进它的恢复。对此我们认为,野生动物紧急性伤病的要救治,一般性的要立即野放,尽量减少它们的滞留和人为影响。全国的动保部门也有相关的机构,各地差不多都有野生动物救助站,他们可以承担这样一部分工作。但最主要的是我们要有科学态度,有了科学态度,相信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我们是生物多样性领域的唯一一家一级学会,我们有一个全球的网络,关于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问题,我们都可以做一些技术支持。
记者:在目前这个科学态度的普及教育上有没有什么已有的措施和方法呢?
周晋峰博士:科学态度普及与教育上还有很大困难,因为现在整体上,工业文明有一整套的利益机制,比如这件事上,还涉及到搬迁款的问题,利益关系下,再谈科学,估计也很难被听进去。有的动物园,就比如亚洲象莫莉被交换到河南的动物园,它要表演、要挣钱,要交换是要有代价的,这些都与工业文明这套利益机制体制密切相关,还深刻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动物们的命运。生态文明的一些新的科学思想的推广,还很艰难。比如本身水资源紧张的某内地要建一个新的海洋馆,我们提出了反对意见,建议不要新建,有关方面也听取了我们的意见,但是也困难重重,因为工业文明一套机制还在运行,建设方有兴趣,运行方有兴趣,这里面有一整套的体制和机制在维系这些旧的产业和行业的运行。我们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推动绿水青山的建设还有很多困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记者:您怎么看待野生动物物种灭绝这个事情?您认为这个上面人类有必要去干预吗?因为事实上它们的灭绝客观受到了工业文明的影响。
周晋峰博士:地球的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和前五次的完全不同,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是因人而起,因工业文明而起,如果我们不去改变,那么我们人类就会在第六次大灭绝中灭绝,这是注定的事实。我们必须要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人类必须从工业文明进阶到生态文明,这是必须的事情。我们世界观和方法论也必须要发生根本改变,以适应人类生存需要,这是生与死的问题,这是不容置疑的事情,我们必须要改变。我们不是说要做人为的干预,而是要停止工业文明对生态环境的重大破坏,我们要开启环境保护,恢复环境,恢复我们人类栖息地的可持续,这是我们今天在努力做的,也是人类必须要做的事情,我国在这方面是“早醒者”,我们的生态文明思想可以说引领了人类世界的生态文明道路。以前人们说火电、空调等等,这些都是要改变的。比如《蒙特利尔议定书》,科学家发现由于人类造氟化物导致的臭氧层被破坏,紫外线增强,如不加以改变,整个地球上的生命都面临消失被杀死的命运,为了防止对这一后果发生提出了《蒙特利尔议定书》,刚开始也很多人反对,说这个如果要停止,会有很多人因此失业,多少工业基地没有了,但是人类集体的合作最终还是促成了议定书,同时促进了科技的进步,现在臭氧层的破坏减缓了下来。设想如果是按照当时氟化物污染速度来发展,那地球上人类的生存将举步维艰。现在气候危机和生物多样性危机,我们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必须要做出改变,大家也都在觉醒。
我国90年代签署《生物多样性公约》之后,几十年来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问题依然非常严峻。联合国千年计划2015年向全球发的报告中,第七项是环境,里面关于生物多样性丧失速度放缓,我们向国际承诺的这个任务没有完成,全世界都没有完成,这项任务是非常关键的。2021年在我国开的COP15第一阶段会议,全世界科学家评估十年定的几十个目标,最后是没有一项目标得到全面完成。这一问题是非常严重的,而且直到今天仍然没有改变,有很多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工业文明仍然波涛汹涌,工业文明还在大规模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人类要走入新的文明,还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
文/Pierre 审核/tammy 编/angel
往期回顾
◆人民的参与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希望和不竭力量 | 周道生态文明135期
◆从世界自然保护大会展望COP15/COP26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 | 周道生态文明(第129讲)
◆北京垃圾回收的市场机制存在的几大问题 | 周道生态文明(第127讲)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志愿者服务系统?致辞“黑客马拉松” | 周道生态文明(第126讲)
◆关于植被病虫害防控的非主流思考:生物多样性与生态文明 | 周道生态文明(第125讲)
◆谈大象迁徙与自然保护区、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 | 周道生态文明(第108讲)
◆为何说水景防渗工程是违背生态文明思想的?| 周道生态文明(第107讲)
◆我们生在一个伟大的时代,文明交错间,要不断学习 | 周道生态文明(第106讲)
◆云南古茶树是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 周道生态文明(第101期)
◆我们今天要走的是什么道路,目标是什么?目标是强起来吗?| 周道生态文明(第100讲)
◆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改变,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原因 | 周道生态文明(第99讲)
◆生态兴则文明兴,秦统一中国不因水利工程 | 周道生态文明(第98讲)
◆如何正确地理解“生态文明”与“以人为本”之间的关系?周道生态文明(第97讲)
◆如何切实做好长江保护?新京报访周晋峰,谈长江流域垃圾偷埋问题 | 周道生态文明第96讲
◆“良食”与“人本解决方案”是推动可持续农业与粮食系统转型的关键概念 | 周道生态文明(第95讲)
◆放弃生命是一种顺道还是逆道的行为?也谈生命观 | 周道生态文明第93讲
◆生死之辩:肉体的永生、精神的永生及科技辅助下的永生 | 周道生态文明第92讲
◆“民主”与“民本”是什么关系?周晋峰答“量子领导力”课程学员问 | 周道生态文明第91讲
◆东西方比较视野下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周晋峰“量子领导力”课程答问 | 周道生态文明第90讲
◆野生动物救助的科学原则和伦理原则 | 周道生态文明(第89讲)
◆尊重自然规律,从生态文明思想深入研究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 | 周道生态文明(第88讲)
◆警惕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变成“伪生态”工程 | 周道生态文明(第87讲)
◆“绿会智能”是不忘历史,是收集、整理和服务 | 周道生态文明(第86讲)
◆月饼过度包装阻碍中国实现2060碳中和目标 | 生态文明周道(第85讲)
◆在平行的平台格局中,我们如何为生命服务?周道生态文明(第84讲)
◆打造平台,推动经济发展协同“增质”丨生态文明周道(第83讲)| RCEP 4C 2次会议
◆今年春节 “不回家”,单位许可员工错锋出行,减少聚集 | 生态文明周道(第82讲)
◆生态文明相关标准要为人民服务 | 周道生态文明(第81讲)
◆给流浪猫狗投喂狂犬疫苗,促进健康与生物安全 | 生态文明周道(第80讲)
◆湖北马蜂窝蜇人因何而起?扰动因素有二 | 生态文明周道(第79讲)
◆生态文明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贡献,是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周道生态文明(第77讲)
◆“生态工程”能做到真生态吗?值得研讨 | 周道生态文明(第76讲)
◆道路交通生态文明建设的 “三不政策” | 周道生态文明(第75讲)
◆每一个“中国绿发会保护地”都蕴含着一批中国生态环保故事 | 周道生态文明(第74讲)
◆“随时随地,绿会保护地”的前生今世 | 周道生态文明(第73讲)
◆我们对UNESCO人工智能伦理草案有意见 | 周道生态文明(第69讲)
◆生态文明:生物多样性与植被病虫害 | 周道生态文明(第67讲)
◆从漏油案例,谈环境修复与污染治理存普遍问题 | 周道生态文明(第65讲)
◆后疫情时代,谈谈国内大循环如何促进高质量发展 | 周道生态文明(第64讲)
◆为蜂农开辟道路,实现防疫、生产与环保多赢 | 周道生态文明(第62讲)
◆大开门,迎接公共健康新常态,可以吗?周道生态文明(第61讲)
◆管理邮件快件要维护公共环境利益 | 周道生态文明(第60讲)
◆封路下的蜂农转场告急,亟需改善“两个循环” | 周道生态文明(第59讲)
◆土壤生态系统保护,需制止电捕蚯蚓 | 周道生态文明(第58讲)
◆月饼过度包装为何总解决不了?莫让国家标准成为拦路虎 | 周道生态文明(第57讲 )
◆AI伦理如何助力人类应对三大危机?周道生态文明(第56讲)
◆世界遗产应不得建设和增加旅游 | 周道生态文明(第55讲)
◆Biodiversity餐厅如何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 周道生态文明(第54讲)
◆周晋峰谈旧物回收两原则、四层次 | 周道生态文明(第52讲)
◆很多疏浚清淤治污工程都存在严重问题|周道生态文明(第51讲)
◆为什么要做罗布泊生物多样性十年调查与监测?周道生态文明(第49讲)
◆荒野与竜林:让自然去演化,让生命去流淌 | 周道生态文明(第48讲)
◆建设、拆除和疏浚清淤工程,都应遵循生物多样性评估和监测标准 | 周道生态文明(第47讲)
◆“荒滩”不荒,植树造林须因地制宜、保护生物多样性 | 周道生态文明(第46讲)
◆已建成的无环评红崖山水库桥,该不该拆?周道生态文明(第45讲)
◆行动起来,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 周道生态文明(第44讲)
◆森林康养“盲人说象”新大危机 | 周道生态文明(第43讲)
◆端午将临 | 周晋峰:呼吁成立6.22国际反过度包装日,保护生态环境从绿色包装做起 | 周道生态文明(第41讲)
◆绿会秘书长谈穿山甲升级与药典除名 | 周道生态文明(第40讲)
◆解码新发地和华南海鲜市场:各地应立即行动 | 周道生态文明(第39讲)
◆如何让国家听到更多弱势群体声音?| 周道生态文明(第38讲) | 南方周末报道绿会“两会”建言平台
◆周晋峰:绿色工程,亟需从根本上破解绿色思维缺失 | 周道生态文明(第36讲)
◆新娱乐平台怎样推动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周道生态文明(第35讲)
◆节约=生态!"生态工程"需请生态志愿者参与筹划 | 周道生态文明(第34讲)
◆为什么我们要建立生物多样性工作标准?周道生态文明(第32讲)
◆南苑大泡子改建大型湿地公园,真的是保护生态吗?| 周道生态文明(第29讲)
◆野生植物保护实践与立法五建议 | 周道生态文明(第28讲)
◆致敬"大理五溪生态治理工程"的叫停者 | 周道生态文明(第27讲)
◆“五会合一”的《动物防疫法》线上研讨直播:立字立言的推动 | 周道生态文明(第26讲)
◆“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周晋峰:让科技更好服务生物多样性 | 周道生态文明(第25讲)
◆保护诚可贵,更应大力避免生物多样性重大破坏工程 | 周道生态文明(第二十四讲)
◆森林旅游与生态旅游是不同或相反的概念 | 周道生态文明(第二十三讲)
◆“小冀”以牺牲贡献生态文明三示范 | 周道生态文明(第二十二讲)
◆“生物安全”与“生态安全”是什么关系?周道生态文明(第二十讲)
◆老龄化社会、社会组织与系统仿生学 | 周道生态文明(第十九讲)
◆高原鼠兔要不要灭?以生态保护之名 | 周道生态文明(第十六讲)
◆给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挑点毛病 | 周道生态文明(第十四讲)
◆“新新基建”建什么、谁来建、怎么建?周道生态文明(第十一讲)
◆“新新基建”是生命栖息地的建设 | 周道生态文明(第十讲)
◆生物防治应作为"公益事业"予以大力支持 | 周道生态文明(第九讲)
◆尼帕病毒、Disease X与森林康养 | 周道生态文明(第八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