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收支信息
  • 收入总额:27103400.95元
  • 支出总额:23122739.73元
  • 爱心人次:2240次
绿会研究室:推广中华保护地建设并带动社区保护理念走向大众|绿会两会提案建议
2018/2/6 21:31:00 本站中国绿发会

自1月25日绿会提案建议工作组正式推进2018年两会提案建议征求工作以来,已收到多份提案建议。现将绿会研究室编写的提案建议稿分享给大家。


摘要:“中华保护地”体系(CCAfa)是一种快速、有效、动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是对现有保护区体系的补充。核心特点是以物种为核心的社区人民保护体系。中华保护地不受保护区勘界、审定的约束,可以有效地把我国现有的破碎化的栖息地、现有的保护区之间的连接建立起来。通过中华保护地的推广可以带动同样以人的主观意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进行保护的自然保护小区和社区保护地理念。

目前,我国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自然遗迹的依法保护和管理,通常情况下是以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方式实现。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主要以国家级、省级为主,对于分散式、碎片化的区域保护难以覆盖,特别是一些珍稀濒危的野生鸟类还存在迁徙的特性,自然保护区无法进行有效的动态保护。同时,我国大多数自然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的地区,往往是人口稠密、交通方便、经济活动频繁的低山丘陵地区,在这类地区,建立大面积集中的自然保护区是不现实的。另外近几年,我国民众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民间保护力量自发地衍生,成为保护生态环境中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为此我们建议:

一、推广中华保护地建设

为了有效地把我国现有的破碎化的栖息地、现有的保护区之间的连接建立起来,快速、有效、动态的跟踪我国生物多样性变化状况,重点对我国亟待保护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自然资源、文物古迹等进行抢救性保护,中国绿发会创新提出“中华保护地(CCAfa)概念。中华保护地不受保护区勘界、审定的约束,同时是以人民群众保护为核心思想,其保护范围可根据物种的迁移路线、物种栖息地的变化而随之改变。弥补了官方保护体系的不足,对濒危国家级保护动物保育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也通过凝结民间分散的保护力量极大的推进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另外,中华保护地也对于民间的保护力量提供了可靠的帮助和支持。

二、推动自然保护小区、社区保护地理念走向大众

1982年辛波罗夫(Simbeiroff)曾指出:小型保护区也可能在保护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我国大多数自然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的地区,往往是人口稠密、交通方便、经济活动频繁的城市。目前,对于城市生态系统保护重要性也日渐彰显。自然保护小区、社区保护地是通过精细管理和对人为活动的合理控制来维持生物多样性。通过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进行保护,普适性更强,也能让民众参与其中,拉近自然保护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是一种保护性和普及宣传性的共有的生态保护方式,推动这两种保护理念的走向大众,将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又一重要实践。

文/小六  审/小飞  编/Ang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