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会文化历史
收支信息
  • 收入总额:27103400.95元
  • 支出总额:23122739.73元
  • 爱心人次:2240次
2016中国民间环保英雄候选人刘晓光:从地产圈“带头大哥”到“大漠守护者”
2017/2/6 16:43:00 本站

2016中国民间环保英雄候选人刘晓光:从地产圈“带头大哥”到“大漠守护者”



今天,2017年2月5日,是阿拉善SEE环保协会创始会长刘晓光同志62周年诞辰。

就在20天前,2017年1月16日,中国环保公益界的领路人刘晓光走了,享年62岁。

生前,刘晓光同志创立了阿拉善SEE协会,为中国环保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生前,刘晓光同志在所作《阿拉善之歌》中写道:逝去的终将逝去,逝去的多是尘烟。我们拒绝迷途,诺亚方舟不会搁浅!这个地球需要改变,我们的生存环境需要美丽的容颜。做一个无名英雄吧,大地用青翠为我们加冕。

生前,刘晓光同志曾希望将“阿拉善”写在他的墓志铭上。

“阿拉善”——这三个字在刘晓光同志心里所承载的不仅是治沙这一伟业,同样蕴含着他以环境保护、民生改善为己任的家国情怀。

作为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和绿会2016中国民间环保英雄候选人,刘晓光同志的光彩一生,值得我们推崇和追思。

0.jpg

【饮水思源】他留下的只是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吗?

其实,刘晓光们最初发起成立“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时,是冲着治沙尘暴去的。因为听说阿拉善是北京沙尘暴的源起地,他们便“试图要扫清北京的天空”。但出乎意料的是,这个协会被媒体最被关注的,却是其治理结构。也许像协会副会长张树新后来总结的,这帮人聚到一起,要做环保,立马就牵涉到公共治理。“大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学习做企业,现在学习如何参与公共事务”。

成立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刘晓光作为创始会长,为环保事业留下的不仅仅是一个公益组织,更重要的是他在探索中找到了价值,找到了自我,找到了环保的一条新思路,新治理结构......

当年,刘晓光脑子一热,四处打电话召集他的企业家“哥们儿”成立这个协会时,是想做一件在历史上“留下一笔”的事儿。5年过去了,看起来,他也的确留下了一笔,在民间环保历史上留下深深的烙印。

2009年国庆前夕,新浪与各地媒体共同梳理共和国60年间重要的地标,试图“用这些地标拼出一串新中国发展的历史足迹和大图景”。在这幅图景上,1958年,共和国的地标是成立第一个人民公社的河南遂平,1978年是安徽小岗村,1979年是广东蛇口,1990年是上海浦东。而2004年的地标,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阿拉善。

当选理由是:“2004年,中国环保的代名词,代表着中国新兴的企业家阶层努力承担社会责任的尝试。”

发起阿拉善SEE之时,刘晓光以企业家的身份冀望中国企业家们能够作为一个阶层,加入到环保领域。他为企业家们带来了凝聚力,寻找到共同的语言。经过刘晓光和多方努力,在他离去时,阿拉善生态协会已成立12个地方项目中心,拥有会员600余人,支持400多家中国民间环保公益机构,阿拉善生态SEE协会已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民间环保组织。刘晓光在环保领域带动的不仅仅是家人和朋友,还唤起了一代中国企业家的公益意识和责任感,号召和凝聚未来几代企业家的追求和梦想。

自2004年刘晓光创建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以来,在荒漠种植梭梭,留住碧水蓝天已成为SEE品牌项目。在会员自己、亲朋好友的生日、婚礼、会员企业周年志庆的时候,在阿拉善捐种梭梭林,以荒漠绿洲、碧水蓝天献上祝福,已成为一种脱俗更具意义的传统。刘晓光离世,阿拉善生态SEE协会的会员们希望为先生在阿拉善种下一片播撒梦想和未来的“晓光林”。截至2017年2月5日,第一批"晓光林”预计将有15万棵梭梭被认捐种下,将守护150万平方米的荒漠。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大胆构想】吹响集结号,联合众多企业家,两岸三地齐治沙

刘晓光曾回忆道:“能否将中国的企业家们弄到一起治理沙?”起初谁也没有清晰地意识到这一点,更没有想是否能够成功......

2003年10月,时任首创集团副董事长刘晓光跟十几个企业家受中国企业家论坛邀请去阿拉善腾格里沙漠腹地的月亮湖边参加会议。恰好北京九汉天成公司的老总宋军在那里建了一所度假酒店。刘晓光治沙的想法与宋军一拍即合。两人约定分头拉人。不少人是这样被刘晓光“威胁”来的:“我说你必须参加,不参加以后别见我,大家别谈其他的事儿了。”

刘晓光自称前后共打了100多个电话。他的朋友们大多也没怎么推却。比如万科的王石就说:“行,给你面子了。”

一个拉一个,很快有60多位企业家承诺入会。一些人是真正冲着做公益治沙尘暴去的,一些人是抹不开面子去的,也有些人是想结识“商界大佬”或者寻找商机去的。不管怎样,2004年6月4日,掌管着合计约有两万亿元总资产的大大小小的企业家们,汇聚到了月亮湖边。这些来自两岸三地的人,背景不一,刘晓光最初并没有意识到,这样一群人组织到一起之后,会发生些什么。 ......

1.png


【公益精神永存】“刘”已去,“晓光”还在

作为建国后不久出生、成长起来的第一代房地产企业家,刘晓光有着现代职业经理人身上难以发现的家国情怀, 今天的房地产市场在发生新的变化,新的职业经理人正在前仆后继,生生不息,回头仰望,英雄身影犹在。理想主义是刘晓光身上的特质,阿拉善的万里黄沙让他双膝跪地,对于房地产界来说,他的诸多尝试也带有理想主义色彩。刘晓光的环保情怀,影响和带动了一大批除地产界以外更多公众的参与;在阿拉善SEE,刘晓光更成为所有会员最为敬重的“老大哥”。

当刘晓光第一次来到阿拉善月亮湖,穿过西夏王陵,翻越贺兰山,面对黄沙滔天,刘晓光跪在沙漠里,仰天闭目。2003年年底,意大利政府同意在原有资助金基础上再追加1000万欧元,同时要求北京市政府配套出资1亿元。刘晓光觉得让北京市政府掏1亿元可能性不大,他想好了对策,“找100名企业家,连续10年每人年捐10万元”。

杨鹏曾参与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前期筹备,并担任SEE第二届秘书长。他在《为公益而共和》一书中分析刘晓光此次沙漠之行:“这次旅游过程并没有讨论或提出与筹建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有关的任何内容。但是,刘晓光对荒漠化的体会及在这个特殊环境下形成的特定人脉关系,成为后来SEE得以筹建的重要条件。”

由批文件的官员到报文件的商人,再到致力于环保公益的平凡人。刘晓光一生在精神上经过了生活的淬炼,用“蜡炬成灰泪始干”诠释了生命的意义和奉献的意义,正如他所说,如今的阿拉善也用青翠为他“加冕”。

刘晓光同志,您永远不会独行。越来越多的人将跟随您的脚步,点绿荒漠,让大地重染苍翠。我们渴望碧水与蓝天,将继续您的遗志,消散雾霾,让天空再现蔚蓝。

当每天佛晓之光照耀在阿拉善的梭梭林梢之时,我们知道您的精神会和这一片“晓光林”永存,指引人们不断前行。

刘晓光同志生平简介:

1970~1975年,军人、步兵学校学员

1978~1982年,北京商学院学生,获商学士学位

1982~1985年,北京市计划委员会商贸处副处长

1988~1995年,北京市计委处长、总经济师、副主任

1995~2012年,北京首都创业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ING北京基金董事局主席、北京华本地产俱乐部荣誉董事长

2013年9月,中国金融地产俱乐部主要发起人、名誉主席

2013年~2015年,北京首都创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文/魏广寿  审/小飞、卡秋  责编/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