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交流合作
收支信息
  • 收入总额:27103501.49元
  • 支出总额:23122739.73元
  • 爱心人次:2242次
绿会代表携中华大鸨保护地精彩走进阿布扎比国际鸟盟候鸟迁徙路线峰会
2018/4/28 21:05:00 本站中国绿发会

图片1.png

(全球候鸟8大迁徙路线,以及相关合作伙伴关系,包括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路线EAAF)

2018年4月23日至26日,来自70多个国家和100多个组织的政府、国际组织、NGO(非政府组织)、爱心捐助方、私人机构等代表汇聚一堂,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召开第一届全球候鸟迁徙路线峰会,国际鸟盟、CMS、IFHC等主办。参会人员来自世界上所有八条候鸟迁徙路线上的执行者和决策者,以期通过研究交流推动解决候鸟种群急剧下降问题。根据国际鸟盟“世界鸟类状况”2018公布调查结果,在世界11 000种鸟类中,四分之一是迁徙鸟类,40%种群数量在下降,其中八分之一面临全球灭绝威胁。

图片2.png

(会议举办场地 Rotana Hotel)

在24日会议第一天分会场“鸨类保护状态、趋势、进展、成就”上,与会人员探讨目前生存受威胁最大的物种之一——鸨类,世界上26个鸨类物种有15个面临生存威胁或几近灭绝。它们令人印象深刻在于大范围迁徙,多样性的栖息地和独特行为,如今鸨类面对多重威胁需要多方面采取保护措施。分会场目的在于审查现状,掌握大多数濒危鸨类物种的趋势,目前为止的进展,保护现状和需要采取的行动,解决野生种群衰退问题,寻求恢复方法。邀请相关专家将讨论如何扩大规模行动和加强国际合作,保护濒危鸨类物种。大家分享亚欧非等地鸨类保护现状,总结工作,围绕工作进行交流。


IUCN鸨类专家组成员,国际鸟盟成员Nigel Collar教授介绍目前全球受威胁15种鸨类种群状况,2种极危(印度鸨),2种濒危,4种易危(包中国大鸨),7种近危,面临的威胁主要包括:盗猎、栖息地变化、人为因素干扰等。

图片5.png

(图牧吉大鸨,摄影翟铁民)

图片6.png

(中华保护地体系建立,快速动态有效支持一线志愿者、NGO开展社区保护工作,2年建立70多个,涵盖三大类型)

图片7.png

(中华保护地体系现有5处以大鸨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地,分别在长垣、图牧吉、呼伦贝尔、锦州、封丘。东方亚种不足千只,1989年国家将大鸨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图片8.png

(国内大鸨面临威胁有:栖息地丧失、非法盗猎、农药等大规模使用、人为干涉影响、电力线和栅栏)

图片9.png

(绿会相关大鸨保护案例,宝宝的野化,参与小强救助放飞,田志伟主任救助多只大鸨等。近6年统计民间救助的大鸨近80只)

图片10.png

(2018年绿会举办的新春寻鸨活动,同步调查越冬地和栖息地,为科学研究收集本底材料,联合各保护地、志愿者团队、保护区等开展联动合作行动,6省10多只团队观测到394只大鸨)

图片11.png

(调查活动,比如王永昌1月13日封丘105只左右,图牧吉保护区观测到近百只;韩城志愿者杨鹏1月25观测到112大鸨等)

图片12.png

(去年11月拍摄到沧州大鸨78只,来源:王永昌主任)

图片13.png

(绿会计划在11月左右召开国际“鸨卫者”大会,延续近年来相关国际会议成果,密切国际间合作,有效推动保护工作)

图片14.png

(总结规划相关工作,联合巡护、同步调查、保护地建设、推动科普宣教、与政府及其他组织更多合作、救助野放、结合科研巡护拍摄、国际合作研究)

图片15.png

(绿会代表与分会场发言嘉宾Nigel教授合影)

图片16.png

(绿会代表与分会场发言嘉宾英国东安格列大学保罗先生合影)

图片17.png

(图片来源于王永昌主任)

最后,发言结束,与会人员总结,大家一致认为:鸨类作为农田、草原等生态系统的旗舰型物种,重点栖息区域的保护需要各方加强管理,支持更合理的农田土地利用,维持生境安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宣教工作,防止非法杀戮,提高人们保护意识,推动更有效的国际合作。对特殊的波斑鸨类,确保狩猎管理和可持续综合利用方法,保护与发展并重。

注:文中会议图片来源于绿会代表

文/飞  审/卡秋  编/Anegl

相关链接:

绿会代表受邀参加国际鸟盟候鸟迁徙路线峰会,讲述中国民间“鸨卫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