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收支信息
  • 收入总额:27103400.95元
  • 支出总额:23122739.73元
  • 爱心人次:2240次
绿会《湿地公约》COP14边会圆满召开!通过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湿地并促进可持续生计
2022/11/15 16:35:00 本站

国际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Ramsar COP14)于2022年11月5日至13日在中国武汉的东湖国际会议中心(ELICC)和瑞士日内瓦的日内瓦国际会议中心(CICG)同时举行。作为《国际湿地公约》(RAMSAR)的观察员机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绿会)代表团于日内瓦实地全程参加了会议。


2022年11月8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第三天,中国绿发会国际部携手兴安盟生态文明研究院、武汉商学院通识教育学院、温州-肯恩大学、浙江科技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智利大学和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成功举办了以“Restoring Wetlands while Advancing Sustainable Livelihoods via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in Our Neighborhood(通过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湿地并促进可持续生计)”为主题的边会。虽然本次边会在北京时间的深夜召开,但观众热情不减,为了一睹为快,坚持深夜观看直播。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的形式召开,共计2852人次在线参与了此次会议。


绿会《湿地公约》COP14边会圆满召开1·.jpg


作为《国际湿地公约》的观察员机构,中国绿发会一直在推动中国社会深度参与湿地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并为实现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开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BCON)”,以平衡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生计。


本次边会活动,旨在促进湿地恢复,对更多人产生积极的影响,并立即采取行动;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并为所有依赖湿地的生命建立一个共同的未来,这正好呼应了RAMSAR COP14的主题“珍爱湿地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雄安集团院士工作站主任、湿地生态修复全国重点实验室筹委会主任吴季松教授作为荣誉主席;温州大学校长、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赵敏教授和中国洛阳师范学院校长梁留科教授作为荣誉副主席对于本次边会给予了大力支持。本次边会由中国绿发会日内瓦青年代表肖莹佳主持。


绿会《湿地公约》COP14边会圆满召开2.png


会议伊始,由武汉商学院校领导彭瑜校长做开场致辞,主题为“凝聚共识 携手奋进 合创人类美好未来”。他开篇强调了本次边会的深远意义,指出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然而生物多样性丧失、生态系统退化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他表示,我们需系统谋划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携手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合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愿景的实现。同时,他还借此机会向大家展示了中国武汉湿地保护的重要成果及其意义,而坐落在这座湿地城市的武汉商学院一直以来大力鼓励积极探索湿地环境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未来将继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湿地的可持续发展。


绿会《湿地公约》COP14边会圆满召开3·.jpg


紧接着,中国绿发会湿地公约COP14青年代表肖莹佳女士以“当前中国湿地保护所面临的最大危机——反思和改进环境保护模式”为题在日内瓦现场发表了主旨致辞。她以北京南苑森林湿地公园、天津滨海湿地、上海南汇东滩、江西鄱阳湖水利工程和深圳的红水林保护区这些湿地的湿地建设工程作为典型案例,深度剖析了当前中国各地湿地所面临的挑战和威胁——“好心办坏事”,以工业文明思想指导的工程建设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原本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绿水青山,给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并且这种对于自然的扰动和破坏几乎是不可逆的,很难恢复如初。最后,她在线呼吁并恳请大家对自然少一点打扰,“让自然回归自然”便是最好的保护。



年轻一代是未来的希望,在这次湿地行动中,他们奋勇争先,积极响应《国际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关于湿地行动的号召,踊跃参与,纷纷在国际上发出了中国青年好声音。来自中国武汉的绿会志愿者、湖北省旅游学校薛竞秀老师,带领小区的学生们一共录制了4个视频。其中,关于武汉市湿地公园流动博物馆的视频,是她带领10名小学生向全国乃至国际介绍武汉著名的十大湿地公园。这十名孩子都是中国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湖北赛区的获奖选手,她们中年龄最小的朱子惜同学今年才8岁,小学二年级,但是说起英语讲解词非常大方流利。马若曦同学只有9岁,小学三年级,因为讲解词里有很多专业词语,她为了更好地完成讲解,晚上练习到凌晨一点,一篇不到两分钟的英文讲解词反复录了83遍。方睿洋同学,为了这次活动专门去东湖湿地公园多次考察,收集素材。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对湿地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也更加热爱湿地。



第二个视频“来自湿地的一封信”的主角是四位来自武汉的初中生邓子天、刘腾枫、毛灿、龚荜辉,他们是武汉小动物保护协会的志愿者。他们尝试以湿地的口吻向人类发出一封信,信里表达出人与湿地密不可分的关系,以及对湿地遭到破坏的无奈,但更多的,是对一直致力于湿地保护的环保人的感激。希望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绿会《湿地公约》COP14边会圆满召开8·.jpg


第三个视频,是来自武汉的两位非常可爱的小学生陈玥瑶和沈子奕。他们的作品是“写给湿地的一封信”。两位孩子都特别喜欢城市里的湿地公园,因为在钢筋水泥的大城市里,湿地公园是他们接触大自然最便捷的方式。两位小朋友把对湿地公园的热爱,化作一封信,在音乐的伴奏下,向人们缓缓道来。孩子们的成长离不开大自然,保护自然也需要代代相传。在信的结尾处,他们向全世界儿童呼吁,一起保护湿地,一起守护我们美丽的绿色家园。


绿会《湿地公约》COP14边会圆满召开9·.jpg


第四个视频是来自武汉的两位中学生,王辰睿,邓辰峰。他们是一对双胞胎,从小就特别喜欢小动物,尤其喜欢昆虫。他们走进大自然观察研究,阅读大量和昆虫等动物相关的书籍,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对昆虫如数家珍,成为同学和老师心目中的“昆虫小专家”。他们从小酷爱画画,会用画笔描绘美好的自然世界,在他们的笔下,昆虫栩栩如生,蝴蝶振翅欲飞,大自然美妙绝伦,各种动物和谐生存。他们的梦想是成为昆虫学家,为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做出自己不懈的努力。



这四个视频,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新一代环保人,正在学习、成长,并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不仅将环境保护的理念融入自己的生活,还吸引更多的人加入他们,和他们一起爱护环境,保护湿地,守护着我们共同的家园。


三位来自杭州狄邦文理学校高一E班、学生环境社团根与芽小组的学生以“湿地的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为题作了较为详细的主旨报告。他们分别从福寿螺的习性、危害;他们的实验发现;以及如何有效防控福寿螺,并介绍了他们在中国绿发会以及学校老师Vivian Hu 和 Elizabeth Sun的指导下通过定期福寿螺实验得出的观察结论。最后,他们呼吁广大市民保持警惕,积极探索防治福寿螺的生态可持续方案,共同助力湿地生态平衡,并发出号召:个人的一小步,可能是助力生态文明的一大步。



著名公益活动“跟着大雁去迁徙”发起人、湖南爱鸟志愿者周自然先生以视频的方式展示了他办公室外面的一条小河春夏秋冬美轮美奂的景致“鲤塘四季”,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美不胜收的湿地画面,也表达了对工业文明背景下以“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的无限担忧,但近些年,当地积极探索建设人工湿地,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兼顾不同层次大众的文化需求,雅俗共赏,以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他专门预录了两个版本的视频:一种是格律诗风格,即所有的汉语文句均以七字成文,简洁大气,充分彰显了中国汉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另一种版本则是平实无华的普通语句。




Biotope公司中国分部的总经理、自然资本和公共政策专家Karim Thibault先生以“通过休闲娱乐实现参与:支持城市人口的地方保护(Recreating engagement through recreation: supporting local conservation in urban populations)”为题进行了主旨演讲。Karim Thibault研究的领域包括实施创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融资机制、通过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和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来帮助开发银行和组织更好地核算自然资本保护计划、中国湿地恢复项目设计、生物多样性基线、环境影响评估等等。边会上他的演讲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介绍《国际湿地公约》的成就

-世界湿地的恶化状况

-湿地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合理利用/生态系统服务)

-基于自然的旅游和娱乐如何支持公民参与和基于公民的保护举措


绿会《湿地公约》COP14边会圆满召开16.png


北京师范大学生态环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陈彬以“中国的湿地保护促进气候复原力(Wetlands Conservation for Climate Resilience in China)”,他首先介绍了该议题的背景,接着以典型案例——中国最大的三江源湿地进行深入阐释,三江源湿地拥有十分丰富的动植物种群,而气候变化对该地的生物多样性构成了巨大威胁。湿地以其强大的碳封存(Carbon Sequestration)能力可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提升气候复原力。对此,可通过人工调节水资源、蓄水措施和湿地-农田调整等方式进行多目标空间优化。他着力强调了湿地作为“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对于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这也让湿地领域的国际合作变得迫切而紧急。


绿会《湿地公约》COP14边会圆满召开17.png


在武汉行澈环保公益发展中心任法务专员的盛颖女士以《志愿者为保护沙河湿地进行的工作》为题进行了主旨发言,详细介绍了志愿者们为了保护北京沙河湿地所做的种种努力,尤其是她在法律法规研究方面做的一些工作,以及通过邻里生物多样保护(BCON)来恢复湿地的思路。她的分享让我们看到了志愿者的参与对于沙河湿地保护及动员周边邻里社区广泛参与的重大意义。


绿会《湿地公约》COP14边会圆满召开18.png


作为本次边会的联合主办机构,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委派余成华老师分享了对于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些观点,并提到当前由于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云南的生物多样性及湿地生态系统面临着挑战;同时借此机会呼吁人们想办法平衡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人类的可持续生计,合力构建人与野生动物、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生命共同体。


绿会《湿地公约》COP14边会圆满召开19.png


最后,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雄安集团院士工作站主任和湿地生态修复全国重点实验室筹委会主任吴季松接受CCTV鲁健访谈中详细阐述了中国湿地的保护历程。曾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常驻代表团任职的吴季松院士,曾参与签订《国际湿地公约》,怀抱着对湿地保护的使命感,吴季松走访考察了106个国家,并最终将这些经验运用于中国东居沿海、台特玛湖和黄河口海滩湿地、河北白洋淀的修复工程中。同时,他也是国内将英文词汇“wetland”为“湿地”,并充分诠释湿地科学定义(干干湿湿、亦陆亦水、陆水交融),创立“气候变化系统经济学”;以及将法文单词“Dévelopmen Susdenable”诠释为“可持续发展”的第一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引领吴季松院士走入生态环保领域,展开了与湿地保护的不解之缘,同时他大力呼吁人们关注“地球之肾”湿地,希望集结全球之力,共同守护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载体的湿地,促进可持续发展。



(以上文字根据视频整理,部分未经演讲者本人核实,仅供参考)


绿会《湿地公约》COP14边会圆满召开24.png


直播回放地址:

【百度直播】通过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湿地并促进可持续生计

https://live.baidu.com/m/media/pclive/pchome/live.html?room_id=7814672025


关于边会更多详细报道,敬请关注绿会融媒。


文/Samantha 审/Sara 编/angel


【拓展阅读】

[1]柯立 李煦.周晋峰:我们是人类栖息地的守望者.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第1卷第10期.2022年9月.ISSN2479-9065

[2]徐艳君.深海采矿对深海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第1卷第9期,2022年8月,ISSN2749-9065

[3]秦秀芳.“构建黄渤海斑海豹海洋保护地网络”获全球环境基金黄海生态恢复项目积极肯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第1卷第9期.2022年8月.ISSN2749-9065

[4] 聚焦近海湿地和海岸线生态系统保护 | 绿会成功举办《湿地公约》COP14边会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071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