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入总额:27049325.25元
- 支出总额:23122739.73元
- 爱心人次:2092次
2022年1月5日至6日,由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主办的“2020后框架意见与干旱区对话(暨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峰会2022/1)”于线上召开。在第一节“CBD《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解读及干旱区生物多样性现状”中,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景观生态学组首席研究员兼综合保护中心教授胡丽诗(Alice Hughes)进行了发言。她分享的重点是《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与干旱区之间的关系。绿会国际部现特将发言整理分享如下,供感兴趣的朋友参考。
非常高兴能够与大家共聚一堂。今天我的演讲主要包含两个主题,即理解《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及干旱区的生物多样性。理解CBD的2020后框架与干旱区之间的关系,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环境。
《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中提到了2050目标和2030里程碑,我们想要实现目标,就需要切实开展行动,并且制定里程碑来衡量行动实施情况。爱知目标没有实现,我们希望2020后框架能够真正地发挥作用。需要制定支持机制,赋能条件,以及提高责任感和透明度,并用严谨的监督机制来记录取得的成果。爱知目标缺失的就是这样的监督机制。
2020后框架的重要内容就是2050目标和2030里程碑。2050目标包括:A. 所有生态系统的完整性都得到增强。B.通过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珍视、维护或增加自然为人类做出的贡献。C.分享通过利用遗传资源所产生的惠益。D.消除财务执行手段和其他执行手段与为实现2050年愿景所必须的执行手段之间的差距。
2030行动目标有21个,说到生物多样性,通常会考虑到的是森林,热带雨林等生物多样性已经非常丰富的地方,但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考虑保护其他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保护干旱区的生物多样性尤为重要,干旱区占全球41.3%的面积,全球2亿人依赖干旱区而生活。有许多论文展示了不同生态系统的功能,干旱区也有许多物种,其丰富程度不容小觑。其提供的遗传多样性以及经济价值能够造福人类。在地中海地区就有1万3千多种物种。中亚地区是全球34个生物热点之一,75%的维管植物生长在这片土地。对于迁徙物种来说中亚地区尤为重要,常被称为北方的塞伦盖蒂。在中亚的干旱区,有超过900种脊椎动物,超过10万种无脊椎动物。
干旱区的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IUCN提出倡议保护干旱区。旱地生态系统正显示出高度的损失和退化,降低了生产力和肥力. 总的来说,由于旱地退化,每年约有2%的全球陆地净值(NPP 损失,或4%至10%的旱地有潜在净值损失。至少有11种鱼类、12种哺乳动物和26种鸟类已经灭绝了。还有155个陆地和淡水物种处于易危、濒危或极危的状态。2015年,中亚21%的地方性物种受到威胁,其中11%被列为极危状态。自1990年以来,由于咸海面积减少,原来生活在咸海一半以上的物种都灭绝了。
旱地往往被"减缓气候变化 "的概念误导了,我们需要停止将这些地区视为不毛之地,开始意识到它们的独特之处。目前人口的持续增长给耕地和城市带来了很多压力。不可持续地使用自然资源和过度猎捕,栖息地的碎片化和关键栖息地的丧失,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频发将干旱区置于危险的处境。
干旱区当地能够做的是仔细规划,恢复耕地和森林,但不是每个地方都能够得到有效保护或避免损耗。干旱区在一些公约中都有提及,如CMS,CBD,UNCCD,UNFCCC,Ramsar等,我们需要更多的工作,用更好的方法来解决干旱区的问题。
不同的目标需要有一致性。我们也需要更好地设定目标。不同的国家面临的问题也各不相同,需要更好的政策来实现目标。生态系统的功能性需要得到有效保护。需要确保不同生态系统能够得到关注,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干旱区需要更好的合作和能力建设。
(上述文字未经本人核实,仅供参考。)
干旱区对话(暨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峰会2022/1)以“2020后生物多样性与气候”(Post-2020 Biodiversity and Climate)为主题,解读《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壹案文(first draft),探讨干旱区相关议题,并计划将会议成果向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CBD)秘书处提交,争取通过此次会议和后续建言,将干旱区相关问题纳入《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本次会议选择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BD COP15)第一阶段会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UNFCCC COP26)后,COP15第二阶段前举办,具有重要的时间节点意义。它的举办,对全世界干旱区在2020后,实现生物多样性目标、应对气候变化,将起到关键性作用。
文/Daisy 审/Maggie 编/angel
往期回顾:
◆彭马田:传统文化与信仰对干旱区环境治理的指导意义 | 2020后框架意见与干旱区对话(暨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峰会2022/1)
◆萨拉·普拉托:畜牧业,利用环境不稳定的潜力来保护粮食安全|2020后框架意见与干旱区对话(暨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峰会2022/1)
◆Jishnu Panamoly Ayyappan将参加2020后框架意见与干旱区对话(暨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峰会2022/1)
◆彭马田接受干旱区对话(暨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峰会2022/1)会议邀请并将发表主旨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