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收支信息
  • 收入总额:27103501.49元
  • 支出总额:23122739.73元
  • 爱心人次:2242次
马勇:五方面建议推进双碳背景下的大气治理取得新进展 | PM2.5&CO2论坛(暨国际绿色发展会议2021/18)
2021/12/26 8:59:00 本站

2021年12月15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大气治理与低碳发展工作委员会结合“双碳”战略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组织召开PM2.5&CO2论坛,邀请20余位院士、专家共同参会,就如何维持产业稳定,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同时协同减污降碳,改善大气质量,实现“冬奥蓝”甚至全国各地长期的更多的蓝天白云等相关话题进行研讨交流。现将中国绿发会副秘书长马勇的总结发言内容整理分享如下:


马勇:五方面建议推进双碳背景下的大气治理取得新进展1.png


感谢今天一整天各位专家的精彩演讲和分享,让我们对大气治理,特别是减污降碳的领域有了深刻的认识。结合专家的发言,我想从五个方面谈谈自己感想,供大家批评指正:


一是交流了观点。19位院士专家围绕减污降碳的主题,广泛深入探讨了双碳背景下的大气治理政策、人才与创新技术,涉及空气质量安全、余热回收、PM2.5超标原因、行业低碳转型路径、绿色低碳发展就业与人力资源开发和大气治理创新技术等议题,专家对话交流深入而富有价值。特别是宋国君教授首次发布《PM2.5超标的排放原因诊断研究案例》,认为CPM(可凝结颗粒物)是PM2.5超标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治理的建议。


二是分享了实践。与会专家结合各自领域,分享了大气治理的思路和具体实践,特别是来自一线的7位企业实体代表的技术应用,很有代表性,对推进减污降碳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三是增进了共识。我们对雾霾成因的研究和技术推进,持续得到相关专家研究观点的科学验证支持。CPM、氨和水蒸气问题影响大气环境质量,贡献雾霾形成已成为客观现实,亟待重视解决。


四是实现了价值。中国绿发会大气治理与低碳发展工作委员会已连续举办了6次会议讨论,始终致力于为改善我国大气环境质量,促进低碳发展搭建对话、交流、合作的平台。在这些会议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学术界、实务界已就PM2.5构成、雾霾成因、减污降碳协同等展开了深入研究,并陆续推出创新观点和实践,这正是我们举办会议的价值所在。


五是传播了理念。今天的会议,截至目前,绿会融媒直播已有近6万人参与观看讨论。我们落实中央碳达峰碳中和的部署要求,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理念得到社会的较高关注和响应。


以上是我对本次会议的一个基本感想。借这个会议总结的机会,我也再谈几点建议。


第一,建议尽快将CPM作为大气污染控制的指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今天很多专家都进行了探讨,分享了观点,而且很多企业代表,就他们在具体的治理当中,对CPM的一些基本态度,应该说急需得到有效的应对和治理。


同时,为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中要求的2035年生态环境要实现根本的好转的目标,大气治理肯定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所以要将CPM作为污染控制的重要指标,这也为生态环境实现根本的好转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第二,建议修改大气污染排放的标准,规定CPM的限制,做到有规可循。在大气污染治理刻不容缓的前提下,具体操作层面,我们可以先行先试,选择一些地方做试点,再总结最后推广实施。


第三,建议慎用大气污染控制的极端措施。应该鼓励企业创新或者运用新的技术来实现绿色低碳的发展,不能简单的限产和关停。我们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之下的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我们更应该发展经济,要将绿色低碳发展放在重要位置,这就需要企业界在这一方面做出很好的推动。如果说我们大规模或者频繁的去实施一些极端的限产、停产的措施,可能会对经济和整个社会发展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


第四,建议全面推进循环经济,特别是余热回收利用。今天江亿院士对余热回收利用进行了精彩的分享,而且我们也从中看到巨大的价值。他通过一系列的实践和统计的数据,给我们展示了余热回收利用巨大的空间,能够给我们能源的利用,甚至是能源革命带来深刻的影响。既降低了碳排放,又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应该鼓励推动。


最后,再次呼吁相关的决策机构,高度重视专家意见和实践案例,尽快推进我国大气治理取得新的进展,从根本上解决雾霾问题,为如期实现双碳目标做出贡献。谢谢大家。


(本文根据现场发言整理,未经本人核实,文字仅供参考)


文/留梦 审/Cherry 编/angel


往期回顾:

周晋峰: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推动形成双碳背景下的大气治理政策 | PM2.5&C02论坛(暨国际绿色发展会议2021/18)

江亿院士:余热回收--未来的“零碳热源”|PM2.5&CO2论坛(暨国际绿色发展会议2021/18)

院士专家探讨双碳背景下大气治理的新路径,6.1万人在线参与 | PM2.5&CO2论坛干货满满

杨巍巍受邀担任主讲嘉宾 | PM2.5&CO2论坛:双碳背景下的大气治理政策、人才与创新技术

宋国君:城市PM2.5超标的排放原因分析和治理建议 | PM2.5&C02论坛主题演讲嘉宾

侯立安、江亿两院士将参会,聚焦“双碳”背景下的大气污染治理 | PM2.5&C02论坛

12月15日敬请期待!PM2.5&C02论坛:双碳背景下的大气治理政策、人才与创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