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收支信息
  • 收入总额:27103501.49元
  • 支出总额:23122739.73元
  • 爱心人次:2242次
江亿院士:余热回收--未来的“零碳热源”|PM2.5&CO2论坛(暨国际绿色发展会议2021/18)
2021/12/24 9:31:00 本站

2021年12月15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大气治理与低碳发展工作委员会结合“双碳”战略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组织召开PM2.5&CO2论坛,邀请20余位院士、专家共同参会,研讨PM2.5居高不下的原因,深度解析降低PM2.5的途径和创新技术。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江亿通过细致翔实的讲解,对“余热回收与减碳降污-进展与趋势”进行了主题介绍。绿会融媒现将发言内容整理分享如下:


江亿院士:余热回收--未来的“零碳热源”1.png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来宾,感谢有机会参加PM2.5&CO2论坛,今天就“余热回收与减碳降污-进展与趋势”为主题进行介绍。余热,是未来中国社会在零碳环境下最主要的零碳热源。生活生产中包括北方冬天的建筑采暖都是低品位热源,大概一年40亿GJ,有5.6亿千瓦的最大热需求强度,现在是热电联产,甚至于区域锅炉房还使用着大量的化石能源,导致包括PM2.5的排放,也包括二氧化碳的排放,这是生活所用。


江亿院士:余热回收--未来的“零碳热源”2.png


另外轻工业生产过程还需要大量的低品位热量,像造纸、纺织、印染、皮革、制药食品等等,它们有的需要热水提供热量,或者是低压蒸汽,那么现在这些热量也都是燃煤燃气锅炉,还有像江浙一带的热电联产,目的也是为了给他们提供生产用热,这些加起来据不完全统计,一年的需求量也在3亿吨标煤左右,需要75亿GJ的热量。这两项一年是5亿吨煤,然后排放15亿吨二氧化碳,同时这还是PM2.5的重要产生源。


供热,除了城市还有农村的小散煤供热,所以在零碳目标下,怎么解决这些热源需求,能不能给他们提供零碳热源?同时把污染物排放一起治理?我想这可能就是今天我们要讨论的话题之一,那么未来的热源从哪来?现在是化石能源社会,燃料燃烧就会得到热量,各种低品位的热量就出来了,将来零碳能源的时候指的是什么?风电、光电、水电、核电,但是这些还不足以满足这么大的低品位热源需求,而这些电它都是直接出电,不是先出热,没有燃料以后只能是生物燃料,我们可以拿热电力去直接获得热量,通过电加热来实现。但是这实际是特别好的。高品位能源转变为低品位能源,成本高,让很多人觉得这不合适,所以最合适的是用热泵把电力热量从低位热源提起来,再加点电,然后产生热量来满足需求。这样去做,一份电能够出好几份热,从不同的角度下看低温是多少度,高温是多少度,接近的话效率就会特别高,能出8份-10份,相差较远的话,也能出上2-3份。


今天我们不讨论热泵,就想说要用热泵这是好事,但并不是拿点电就能出这么多热的,它必须有一个低温下的热量,低温下的热量从哪里来?是否还有其他的比低温要好得多的各类低品位热源?哪里有这样的余热?除了自然的空气、水、地底之外,像延安现在还有50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的核电,将来要搞到2亿千瓦,这时大伙都觉得核电必须好好发展,就在北方就能有1亿千瓦的核电,这核电发出电来,剩下的余热就都排到海里去了。这就是为什么把那核电站建在海边。将来要是北方有1000万的核电,每年往海里就得排30亿GJ的热量。刚才说缺热量,其实是缺40亿GJ的热,这样一年就能排出30亿GJ,未来一定还保留一部分调峰的火电。此外现在一说起来高能耗高碳排放的工业,像冶金钢材、有色建材等,这些东西中国最后还一定会有,只是生产工艺、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但是即使变了,它还需要排热,生产过程能散出大量的热来,这是一定的,因为它耗能,耗完能之后,做完产品,然后能源最后转化成热量,产生低品位热量,估计的结果也得有20亿GJ。


再就是各种生产生活排放的低品位余热现在越来越多,比如说计算中心排热,还有各种各样的生活设施,有用蒸汽的地方,只要用蒸汽,他排出去的热量初步估算也有10亿GJ。要是这些热量在冬天的功率都用起来,能用到70%,冬天能出5亿千瓦,就能满足120亿平米的供热要求,大概是未来北方城镇供热建筑面积需要的75%,也就是能满足3/4。剩下的那些再拿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水热泵再解决,但是这是指的冬天满足功率的要求,可是实际上全年排热量要大得多,光冬天最多用了一小半,90亿GJ的话,冬天才最多用了40亿。


当余热资源成为特别宝贵的宝贝的时候,是不是就应该发展跨季节储热方式,把全年的热量都存起来,这样不仅可以供应建筑采暖,还有刚才说到的那些轻工业生产过程的用热,通过直接用或者拿热泵给提到它想要的点上去,这时候把这些个余热资源都充分用起来,就会变得特别好玩了。


所以以后配合低碳能源发展,大规模的跨季节储热,就变得非常之重要。实际上各国都在加速这方面开发,尤其像欧洲,比如北欧这十几年来一直在做,中国也在开始做,对各种技术方案都进行了深入的技术经济分析和一些实验。


前几年,在内蒙古一整个山头地下都埋上了100多米的管来出热,通过直接往地底下灌水,多数情况下温度品位损失较大,所以最后还是一个大的热水池,跟热水库似的加保温盖飘在上面,防止它的热量从表面飘走,这大概是目前技术经济比起来最可行的办法,在欧洲已经有了实际运行的装置,比如在西藏、张家口也有。


那么关键问题就是经济问题和土地问题,到哪里找合适的地理条件,充分利用自然的地形地势使得储热成本能在一立方米的热水量少于100块钱人民币,要是能够办成就特别好,它可以采集全年各个季节的各种低品位余热,给它热量的温度调成一致,从而解决我们未来热源不足的问题。下一步就能实现热源和热需求之间的解耦。


那怎么解决这二者之间时间上的矛盾?有大规模跨界储能的事就可以解开了,包括跨季节的时间不一致,夏天处理冬天用。这样一来,利用余热的热量采集设备是一笔大的投入,而且比较复杂,但是以前光冬天满足采暖要求,一年只有1/3的时候用,利用率就比较低。所以储热装置就要让它全年都利用起来,从而加快这块投入的回收期,并且提高供热的可靠性,因为供热总得安全可靠,总得什么时候都得有,但是我有跨界储备装置,这时候心里就踏实了,不用再备用热源,也不会影响供热。


一般意义上跟各种其他能源相关的事比起来,这并不是非常大的投资,同时我们还发现可以好好把沿海核电搞好,不光是把余热收集起来,是拿余热做海水淡化,这样每年除了供热以外还能产生100亿立方米的淡水,以此来解决淡水不足的问题。我们如果是在北方地区实施,春夏秋一共得存25亿焦的热量余热,要是90度存起来,放热放到20度,用70度温差,那么需要90亿立方米的总的出水容量,一共1万亿,一万亿跟各种其他的跟能源相关的比起来,这并不是非常大的投资,同时通过这个事情我们发现,还可以好好把沿海核电搞好,不光是把余热收回来,而是拿余热做海水淡化,做出热淡水,每年除了供热还能产生100亿立方米的淡水,解决水的淡水不足的问题,因为中国是一个缺水国家,这就跟南水北调的总量差不多,每年也就是100亿立方米。


江亿院士:余热回收--未来的“零碳热源”3.png


同时,避免沿海的核电导致的热污染,我们可以把全年的工业排热得以回收,从而还可以减少大量的工业用冷却水,进一步缓解北方的水资源短缺问题。那么要实现这些,跨界储能在里头起的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可以调蓄平衡关系,让全年这些热都能好好使用。所以畅想一下未来的系统该是什么样的,有大的集中的管网,这种各种热量:像核电的余热、电厂的余热、工业余热、数据中心的余热,都能通过热泵升温都到大管网里。


大管网连着大规模的一个或者两个跨季节储热的装置,实际就是巨大的热水池子,然后春夏秋冬都可以满足各个时候的工业用热,它通过热泵可以整合,当然还能满足冬天建筑的采暖需要。这就是一个全面采集各种余热,为各种不同需求提供服务,未来支撑我们零碳能源系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补充。让零碳能源系统除了有电的供应,还有热力的供应。


中国已经在北方绝大多数除了青海之外的县级以上建立,而且很多北方的省会城市也正在陆续建造大规模、跨区的几十公里长距离的热网,除了北京之外,其他的各大城市像天津、石家庄、保定、兰州、西安等,在旁边100公里以内都能找到足够的余热热源,所以这个供需关系是平衡的。这几年在长距离输送的基础上得到了明显的突破,使得我们热水循环输送的经济距离就能达到100公里左右。如果输热淡水的经济距离能到200公里,这样的话就要把沿海核电余热充分挖掘利用。


我们国家发展零碳余热系统,有很好的条件,一个是国内各省会已经正在建大热网,具备丰富的热电联产经验,好些电厂都实现了热电联产余热的深度回收,也有大量工业余热回收的成功案例,相关的关键设备和技术现在都已具备。当然还有些关键技术还需进一步开发完善。


江亿院士:余热回收--未来的“零碳热源”4.png

江亿院士:余热回收--未来的“零碳热源”5.png


谢谢大家。谢谢主持人。希望大家多提建议,共同把中国的余热工程做起来,配合零碳能源系统,配合零碳电力系统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还我蓝天。


(本文根据作者口述整理,文字未经其本人核对。)


整理/阿西叶 审/Tammy 编/angel


往期回顾:

院士专家探讨双碳背景下大气治理的新路径,6.1万人在线参与 | PM2.5&CO2论坛干货满满

杨巍巍受邀担任主讲嘉宾 | PM2.5&CO2论坛:双碳背景下的大气治理政策、人才与创新技术

宋国君:城市PM2.5超标的排放原因分析和治理建议 | PM2.5&C02论坛主题演讲嘉宾

侯立安、江亿两院士将参会,聚焦“双碳”背景下的大气污染治理 | PM2.5&C02论坛

12月15日敬请期待!PM2.5&C02论坛:双碳背景下的大气治理政策、人才与创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