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收支信息
  • 收入总额:27103400.95元
  • 支出总额:23122739.73元
  • 爱心人次:2240次
“景教碑”与梵蒂冈之缘报道之三:风雨沧桑“景教碑”
2016/10/12 9:31:00 本站中国绿发会

一则“天下第一碑”拓本赠与教皇方济各的消息,近日引起多方关注。人们将目光投向神秘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以下简称“景教碑”),探寻是何等魅力让中国绿发会选择此碑拓本作为礼物赠与教皇。

其实,早在100年前,“景教碑”就与梵蒂冈天主教庭结下不解之缘,而此次中国绿发会将原碑拓本赠与教皇方济各更是再续前缘。

走进西安碑林博物馆第二室,“天下第一碑” ——“景教碑”就会映入你的眼帘——

碑身,高197厘米,上窄下宽,上薄下厚,连龟座共高279厘米;上宽92.5厘米,下宽102厘米,厚约28厘米,重约2吨。

wxid_ye5anrrzdohb22_1476001516608_42.png

碑石,是产于陕西富平的黑色石灰石。

碑头,上有飞云和莲台烘托着的十字架,周围螭龙盘绕,两侧配有百合。十字架下,题有“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九个楷书大字,分列三行。正面刻有楷书32行,每行62字,共1780个汉字和数十个叙利亚文。背面无字。碑左右两侧刻有77位景教主教、长老的名字和职位。除八名外,皆用叙利亚文和汉文对照。

wxid_ye5anrrzdohb22_1476001524730_88.png

“景教碑”的诞生还要从景教进入中国说起。

唐代,经济繁荣,国泰民安,与世界诸民族交往不断加强,社会和政府均有能力容纳不同思想意识的存在,致使景教等一些宗教纷纷进入我国。

大秦,泛指波斯帝国;景教,实际上就是基督教聂斯托利派,由于“景”字有光明之义,所以教士将教取名景教。

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年),基督教聂斯脱利派传教士阿罗本(Olopen)长途跋涉,从波斯来到唐都长安。唐太宗遣宰相房玄龄率仪仗队在西郊迎见,将其请到皇宫,讨教教义,并准其在皇室书房翻译《圣经》。三年后,太宗皇帝准许阿罗本在长安公开传教。由此,基督教传入中国。经过若干年的发展,一时出现“法流十道”、“寺满百城”的盛况。

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长安西郊建成一座大秦寺(唐代对礼拜堂的称呼)。当年2月4日,由伊斯出资,其子景净撰文,刻碑,朝议郎前行台州司参军吕秀岩书并题额,以纪念伊斯并记载景教在唐代传教近150年的经历,宣传景教教义。由此,诞生了闻名于世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wxid_ye5anrrzdohb22_1476001533107_10.png

现实中的唐代大秦寺

“景教碑”建成64年后,景教传播遭遇重挫。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武宗皇帝下令灭佛,史称“武宗灭佛”,或“会昌法难”。 此后,景教盛况不再,建筑被毁,史料遗失,最能见证唐代景教历史的“景教碑”不知踪迹,以致唐代之后逐渐无人知道景教在中国的传播历史,甚至也无人知道历史上曾经有过名为“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碑石。

“景教碑”失踪800年(明熹宗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后,一户农民在开挖房基时,挖出一块巨大的碑石,此碑正是“景教碑”。农民不知此碑底细,便与乡人一起将其抬到长安西郊佛教寺院金胜寺,交于寺僧看管。

wxid_ye5anrrzdohb22_1476001547864_59.png

“景教碑”明天启五年(1625)初春出土于西安城西崇仁寺(金胜寺)附近,即当年唐长安大秦寺旧址。

听到消息后,举人张庚虞特意赶往金胜寺。看过碑文,他认定此碑极有可能与基督教有关,便做了一份“景教碑”拓片,派专人送往杭州,交与天主教信徒李之藻辨认。李之藻是“明代天主教三大柱石”之一。最终,他与来华天主教教士们研究确认,这块石碑是我国古代基督教传播的明证。1625年4月12日,李之藻特地撰写了《读景教碑书后》一文,表示碑中所述景教,即“利氏西泰(利玛窦)所传圣教”,并高兴地说:“今而后,中士弗得咎圣教来何暮矣。”传教士曾德昭也将碑文译文和考察情况写入他的著作《大中国志》,向欧洲人详细、全面地报告了此事。

“景教碑”出土的消息轰动世界,西方传教士纷至沓来,做拓片,译碑文,然后发往欧美各地进行深入研究。

当国外人士将“景教碑”奉为至宝之时,国内却无人问津,“景教碑”出土200多年一直暴露荒野,风吹雨淋。


wxid_ye5anrrzdohb22_1476001553955_72.png

树立于金胜寺的“景教碑”

清文宗咸丰九年(1859年),在陕作官的杭州人韩泰华出资,为“景教碑”修建了碑亭,终于使其可以免受风雨侵袭。不幸的是,韩泰华建亭才过3年,由于回民起义时的一次战争,碑亭与寺院俱被烧毁,“景教碑”再次被暴露荒野。

清德宗光绪十七年(1891年),驻京外国使节捐银100两,请求总理衙门另建碑亭保护“景教碑”。总理衙门得到捐款后,如数下拨,责令当地政府尽快落实。然而,由于各级官吏层层剥扣,100两银子到达陕西时只剩下区区5两,碑亭自然建不成了,最后只好“筑一瓦轮以覆盖之”。

wxid_ye5anrrzdohb22_1476001562054_95.png

“景教碑”在金胜寺时的情景(右二)

不久,发生了一件颇具戏剧性的事情,彻底改变了“景教碑”的命运。

清德宗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年仅19岁的丹麦记者傅里茨?何尔谟(Fritz Halms),对“景教碑”产生浓厚兴趣。经过大量翻阅资料,他将此碑视为全世界最有价值的石碑,蓄意将碑偷运欧洲。经过7年的准备,在清德宗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5月,何尔谟来到西安,用3000块大洋收买了金胜寺74岁的住持玉秀和尚,令其秘密雇人仿制一块同样的碑,然后用偷梁换柱的方式将真碑盗走。

不料,东窗事发。清廷当即通令陕西巡抚制止。经陕西高等学堂教务长王猷与何尔漠多次交涉,密约终于解除,朝廷允许何尔漠将复制碑运走。

为避免再遭不测,陕西巡抚曹鸿勋下令,将“景教碑”移至西安碑林保管。1907年10月2日,陕西当局请来48名工人,将“景教碑”从郊外金胜寺搬至城内的西安碑林(即今西安碑林博物馆)。由此,“景教碑”因祸得福,在风雨中暴露近300多年之后,终于有了较好的栖身之地。

“景教碑”被移入西安碑林后,何尔谟欲哭无泪,只好将复制碑运走。然而,想要运走重达2吨的石碑决非易事。当时,西安还没有火车,何尔谟花了210两银子,雇用特制马车将复制碑运往郑州;从郑州用火车运至汉口;再用轮船运抵上海后换美孚公司油船运往美国纽约, 前后费时3个多月。

1908年6月16日,复制碑运抵纽约,何尔谟将碑借给“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公开展览。八年后的1916年,纽约一位富有的天主教信徒蕾丽夫人(Mrs. George Leary)将此碑买下,送给梵蒂冈教廷,此碑成为教堂圣物。教皇因此授予何尔谟一种最高的奖状。

wxid_ye5anrrzdohb22_1476001570884_56.png

圣彼得大教堂  雷声 摄

此后,许多地方都从何尔漠的这块复制碑进行仿制,美国耶鲁大学、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朝鲜金刚山长安寺等处,均有仿制的“景教碑”。据说,目前全世界有仿制碑八块。

如今,“景教碑”在中国只有两块,一块是正宗的原碑,现珍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另一块是由香港基督徒商人陈立文2000年捐资重新修建的复制碑,树立在陕西周至。

历经千年风雨沧桑,虽命运多舛,但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总算被完整无缺地保留下来。它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一批又一批中外游人在它面前流连忘返。

100年前,蕾丽夫人(Mrs. George Leary)将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复制品买下,送给梵蒂冈教廷,教廷与“天下第一碑”结缘;100年后,中国绿发会将“天下第一碑”原碑拓本,赠与教皇方济各再续前缘,此举既表达了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世代友好的美好意愿,同时还向全球生态环保人士传递了一个重要信息:保护文化遗产也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历史重任。

文/卡秋  审/雷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