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收支信息
  • 收入总额:27103400.95元
  • 支出总额:23122739.73元
  • 爱心人次:2240次
落实督查意见,守护微笑天使,“中华江豚保护地·铜陵”2017年工作总结
2018/5/6 21:42:00 本站中国绿发会

2016年12月,铜陵国家级淡水豚保护区正式加入中国绿发会中华保护地体系,成为第三个“中华江豚保护地”。2017年对江豚意义重大,农业部对江豚重视程度提升,将其视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同时民间江豚保护网络配合政府部门巡护取得一定效果,绿会及水生所等机构在长江干流多次科考行动再次引起人们对长江淡水豚关注,提升公众生态保护意识。现分享“中华江豚保护地·铜陵”2017年主要工作,供批评指正。

微信图片_20180423151625.png

长江江豚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全部列入IUCN 2017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现存数量比国宝大熊猫数量还少。图为保护区江豚在水中跃起吃食。杨树/摄

一、积极做好“中办回访”提出问题的整改工作

针对“中办回访”提出的保护区内“航运繁忙,影响江豚栖息”,以及“渔民与江豚争食”等问题。保护区管理局按照当地有关的相关要求,认真梳理问题,列表逐条进行认真细致整改,还和长江海事局、铜陵市港航局、铜陵市农委等部门协作,积极开展联合执法,多次赴现场排查,确保问题排查到位,无一遗漏。

为最大限度减少长江航运对长江江豚的影响,保护区创新性地提出在保护范围内开展限速禁泊工作。首先和长江海事局联系,获得海事部门的支持,又与中科院水生所开展研讨,获取航运对长江江豚影响的各种技术参数,接着召开限速禁泊各方面专家研讨会,形成专家意见,最后由长江芜湖海事局上报交通部,发布保护地内限航禁泊管理规定通知。该管理规定试验期一年,到期后进行评估,完善后正式施行。这在河流类型保护地还是首创,将为我国其他河流类型保护地或保护区管理提供宝贵经验。

微信图片_20180423151638.png

17年6月18日,满月的小江豚和妈妈相伴而游,小江豚重约10公斤,体长约80厘米,健康状况良好。03年以来,保护区成功繁殖的第六头江豚 来源/网络

二、认真做好中央环保督查指出的各项问题整改工作

中央环保督察组对保护区进行全面督查,还和有关负责人进行近两个小时的谈话交流。

中央环保督察组在督查期间,发现保护区周边无为县境内有33处人类违法活动点。保护区高度重视此问题,并取得安徽省环保厅大力支持,在芜湖市有关部门配合支持下,一一进行整改;同时,针对铜陵市境内的码头、船厂、沙场等设施,在铜陵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保护区列出问题整改清单,一一落实。在工作中,保护区多次向有关部门发函,要求加大整改力度,终于推动所有问题逐一整改,保护区范围内码头、沙场等都已拆除清理整改到位。

多次安排人员和渔政站一起到保护区58公里江段进行考察,开展联合执法,取缔非法养鱼、拆除网箱等工作。

保护区还是中办回访提出的“部分重要生态功能区破坏严重”问题的牵头责任单位。接到任务后,保护区管理局及时召开会议,成立中央环保督察整改领导小组,明确联络员,各司其职,顺利完成各项任务。

三、顺利完成安徽省环保督查组对保护地的督查工作

为迎接安徽省环保督查组的检查,保护区多次开展现场考察,和安徽无为县环保局多次沟通,检查周边砂场、码头等设施是否履行环评手续,检查是否有新增的砂场和码头,及时向芜湖、池州等环保部门发出协查通知;同时向安徽省环保厅报告,准备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顺利地完成了安徽省环保督查任务。

四、圆满完成“绿盾2017”专项行动检查工作

保护区按照环保部等七部门《关于联合开展“绿盾2017”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对环保部卫星发现的人类活动点一一进行核查,在安徽省铜陵市、芜湖市及池州市环保局的大力支持下,及时完成整改任务。

五、认真做好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工作

对饲养在铜陵大通夹江中的长江江豚,保护地安排科研人员严把饵料鱼管理质量关,适当添加一些营养药物,保证江豚营养全面;采取措施确保江豚顺利越冬、越夏;做好夹江水质科研监测和管理工作,实时监控夹江水质和测量水温,形成水质监测报告;及时清理夹江岸边杂物,避免对江豚活动造成潜在伤害;加强巡逻,严禁有偷钓鱼现象发生。非常可喜的是,2017年5月18日夹江中成功繁殖一头幼豚,使半自然水域江豚数量达到10头。

六、加大保护区地面上管理工作

如今地面上管理工作已形成常态化和制度化,保护区定期组织科研人员开展江面考察,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为今后更好地保护长江江豚奠定基础。

同时加大和渔政部门联合开展禁渔期执法检查力度,多次联合开展长江禁渔期非法违法渔具清理活动,在活动中,清理大量的迷魂阵和地笼网等非法渔具。

淡水豚自然保护区坐落在大通镇和悦洲与铁板洲之间的夹江上,夹江长1600米,宽220米,与长江相连接,与江豚的生活环境相似,非常适合江豚保护。

铜陵淡水豚自然保护区位于安徽省铜陵市郊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首座利用半自然条件对白鳍豚、江豚等进行易地养护的场所。摄影/杨树。

七、做好长江豚类科学考察工作

保护地配合并支持中国绿发会及志愿者开展的寻证白鱀豚科考活动,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民间组织考察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保护地还派员参加农业部组织的长江2017年长江江豚科学考察工作。本次科考运用国际先进豚类调查方案,采用目视观察、声学考察、环境数据采集、无人机遥感监测等方法,全面摸查长江江豚的生存现状,进一步提升长江江豚保护措施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时效性。

八、重视科研交流合作工作

鼓励科研人员参加有关学术会议,保护区陈燃高工获得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颁发的“青年科技奖”,并在第十九届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大会上作交流发言。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立于1993年,截至目前,共有168家网络成员单位。2017年“青年科技奖”只颁给三名青年科技工作者,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主席许智宏院士亲自为青年科技奖获得者颁奖。

重视开展科研工作,就江豚饲养、保护、生态等方面科研工作经常和中科院水生所、南京师范大学、南昌大学等科研院所开展合作,不定期开展学术交流。

在湿地保护和管理方面,获得安徽全球环境基金(GEF)项目支持。该项目为保护地编制管理计划,拍摄宣传片,编辑出版科普读物等,推动科普宣教工作。

整理/飞  审/卡秋  编/Ang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