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收支信息
  • 收入总额:27103400.95元
  • 支出总额:23122739.73元
  • 爱心人次:2240次
绿会“中华水鸟保护地”与传奇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田志伟成为2018年历主角
2018/1/4 21:37:00 本站中国绿发会

公众参与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提出的四大基本原则之一。这条原则指出,要积极引导社会团体和基层群众的广泛参与,强化信息公开和舆论监督,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机制。

微信图片_20180104150206.jpg

微信图片_20180104150220.jpg

在中国,有一批民间志愿者,田志伟就是他们中的一位,为保护野生动物而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原是一位退伍军人,在河北唐山从事水鸟保护工作已经有十几年了。他的家乡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EAAF)”中段,每年春秋两季都有数以百万计的野生鸟类迁徙途中 在此停歇,因此这里也被鸟类专家称为“候鸟驿站”。

微信图片_20180104150223.jpg

微信图片_20180104150225.jpg

田志伟从小与鸟儿为伴,从参军入伍到成为盐场职工,从养殖鱼虾到承包冷库,虽然身份、职业在变,但他对鸟的热情一丝不减。为保护每年飞经渤海湾的候鸟和大量珍稀的留鸟,十几年来,田志伟几乎每天都会在湿地间的小道上巡视,调查湿地鸟类的生存状况,阻止偷捕者的行径,救助受伤的鸟儿,向当地居民宣传爱鸟、护鸟的道理,多年来的护鸟经验使田志伟仅凭肉眼就可以判断百米之外飞翔的是什么鸟类。他还发起成立了大清河救助站,至今共救助了30多种林鸟、10多种猛禽和50多种涉禽,总数量在300只以上,其中很多是国家珍贵禽类。爱鸟护鸟成为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微信图片_20180104150228.jpg

微信图片_20180104150230.jpg

大清河救助站作为民间环保组织,主要从事野生鸟类救助、研究工作,面向社会宣传普及鸟类科学知识、爱鸟护鸟常识,组织社会公众参与保护鸟类及其栖息地活动。2016年被绿会命名为“中华水鸟保护地”,被唐山市科协命名为“唐山市科普教育基地”。建站5年来,已救助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300余只。邀请社会各界人士举行放飞活动80余次,组织志愿者清除捕鸟网30000余米,为中小学生开展爱鸟护鸟专题讲座50余场,接待国际国内中小学生、社会公众观鸟团20多批次。

微信图片_20180104150235.jpg

近两年,该站还与国际、国内的高校、科研院所、野生动物保护机构合作开展鸟类迁徙路线的追踪,对本地鸟类种群数量的观测,对濒危鸟类的挽救性保护等工作。2016年该救助站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实现世界上首次涉禽类大规模人工孵化,并成功放飞。2016年10月应绿会邀请,联合国环境署《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CMS)》秘书长布拉尼·钱伯斯(Bradnee Chambers)博士专程到大清河救助站考察,对中国民间环保组织给予了高度评价。

微信图片_20180104150233.jpg

微信图片_20180104150238.jpg

现在,田志伟率领的大清河救助站和绿会建立的“中华水鸟保护地”已经被印制成了预示着万象更新的2018年历,将会吸引更多的社会人士和民间力量加入到救助濒危野生动物的行动中来。他们在用实际行动证明人民群众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伟大的,是推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力量。

文/牛静美  审/Shuya  编/Ang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