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收支信息
  • 收入总额:27103400.95元
  • 支出总额:23122739.73元
  • 爱心人次:2240次
有意者看过来:国家拟优化新建一批国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2019/6/27 18:47:00 本站中国绿发会

近日,国家科技部发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发展方案(2019-2025)》的通知。在该通知中,科技部表示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并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与国家财政部共同研究制定了这一有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建设方案。方案称,将在未来数年内,整体优化并新增一批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国家野外站”)。


通知链接:

http://www.most.gov.cn/mostinfo/xinxifenlei/fgzc/gfxwj/gfxwj2019/201906/t20190624_147286.htm


微信图片_20190627174822.png

(网站截图)


国家野外站是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之一,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点组成部分。从1999年起,我国开始在生态系统、特殊环境与大气本底、地球物理和材料腐蚀等4个方面建设国家野外站。这些国家野外站在获取第一手的定位观测数据、为国家发展需求提供科研支撑、锻炼培养野外科技工作者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持续运转最长的国家野外站,其野外连续观测的时间达35年。截止目前,各领域全国国家野外站的数目为106个。


微信图片_20190627174824.png

广东鼎湖山森林生态国家野外站(图片来源/网络)


微信图片_20190627174826.png

南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站(图片来源/网络)


新时期,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及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等要求下,国家科技部与财政部在共同研究后所提出的《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发展方案(2019-2025)》中,提出未来七年内,将根据新时期国家科技创新和各学科领域科技发展需要,从强基础、提能力、开放共享、规范管理等方面,对已有的国家野外站进行优化和整合,同时考虑新增一批国家野外站,使之形成科学体系更完整、空间布局更合理、组织体系更完善的国家野外站体系。


微信图片_20190627174828.png

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站(图片来源/网络)


微信图片_20190627174830.png

山东胶州湾海洋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站(图片来源/网络)


整体优化和考虑新增的国家野外站,将重点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


一是生态环境方面。围绕实施生态文明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建设战略,根据国家公园试点、荒漠化综合治理、动植物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科技需求,支撑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依据中国气候和自然植被区划,优先在试点国家公园布局生态系统和旗舰性物种保护国家野外站,如祁连山国家公园、大熊猫和金丝猴栖息地等;重点在尚未布局的重要地带性森林和生态功能恢复区,全国主要草原、沙漠/沙地、农牧交错区以及石漠化区,全国重要湖泊、江河源区、入海口和重要湿地等遴选新建国家野外站,如我国中部暖温带林区、三北防护林区、重要水源涵养林区、西南喀斯特区、甘南草原及三江源、长江和黄河口湿地等。


二是气候变化与海洋方面。围绕实施国家应对全球变化和海洋强国战略的科技需求,支撑海洋科学、极地和冰冻圈科学、大气科学和地球表层系统科学发展,依据海洋气候和生态系统特征及区域代表性,重点在尚未布局的典型海湾、岛屿和岛礁,如我国的南海、黄海海区等,布局海洋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站;依据全球极地与冰冻圈地理分布,在全球重要特殊环境和高寒高纬度区域,如青藏高原、南极、大陆和海洋性冰川区域等,布局环境变化、冰川、冻土等国家野外站。依据全球气候系统和海洋环流特征,布局和完善陆地和海洋的大气本底国家野外站;在我国主要气候带和重要自然地理区域,如东北、华北、南方山地、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等区域,布局地球关键带和地表物质能量通量国家野外站。


三是粮食安全方面。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绿色安全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推进节水优先等重大战略需求,有力支撑农业和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与农业环境保护,按照中国综合农业区划、中国种植业区划和主要土壤与病虫害分布区域,以全国主要粮食生产区和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地区为重点,如三江平原农业区、长江中下游农业区等,系统布局农田和农业生态系统、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农业环境监测与保护、农业动植物种质资源与病虫害防控等国家野外站。


四是减灾防灾方面。围绕国土空间和资源安全、防灾减灾和区域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的需求,支撑固体地球物理和地质灾害、地球空间环境和环境科学研究,依据气候和自然地理区划,重点在地球重力、地壳应力应变、地球空间环境探测、电磁波环境观测、大地测量等领域布局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站;在地震次生灾害、滑坡、泥石流等领域布局地质灾害国家野外站;推动在长江、黄河等重要流域布局建设水文水资源、灾害防治和流域生态综合研究国家野外站;探索在京津冀平原、长江中下游、粤港澳大湾区、关中平原等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区域布局区域生态环境变化与综合治理国家野外站。


五是材料科学方面。围绕交通、能源等国家重大工程领域需求,支撑材料腐蚀科学、公路水运科学、能源装备和重大设施安全研究,依据材料、装备和设施服役的自然环境影响,在极端干热、极寒冰雪、超严酷土壤、海水腐蚀等环境条件、重大基础设施(如青藏公路、港珠澳大桥等)及重要能源装备基地,布局材料腐蚀、工程安全、装备和基础设施长期性能观测实验国家野外站。


整理/橡树 审/summy 责编/ang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