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收支信息
  • 收入总额:27098764.05元
  • 支出总额:23122739.73元
  • 爱心人次:2213次
中华对角羚保护地主任葛玉修建议将中华对角羚定为青海省吉祥兽
2017/8/18 21:22:00 本站中国绿发会

日前,“中华对角羚保护地·青海湖”主任、中国著名民间环保人士葛玉修向有关部门建议“将中华对角羚(普氏原羚)定为青海省吉祥兽”。

微信图片_20170817104050.png

微信图片_20170817104054.png

中华对角羚(普氏原羚)

栖息在青海湖周边的中华对角羚(普氏原羚)。是一种中国独有、雄性长着一双相向对弯犄角而得名的羚羊。上世纪90年代,全世界仅存300只,属世界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比国宝大熊猫(1800只)更为稀少、只有藏羚羊(全国约20万只,青海境内约6万只)的五百分之一。

微信图片_20170817104107.png

微信图片_20170817104109.png

葛玉修是青海银监局前纪委书记,1970年从山东参军来青海,四十多年来,把青海当故乡。1997年他拍摄到第一张普氏原羚图片后,便把保护这一珍稀物种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查阅大量资料后,葛玉修于2003年2月在《青海日报》、《西宁晚报》发表了“救救我吧,普氏原羚的呐喊”文章,引起轰动。2004年4月,葛玉修建议给普氏原羚增加中文名字“中华对角羚”, 2006年元月,他又发出了“将中华对角羚定为环湖自行车赛吉祥物的建议”;2007年他紧急呼吁“建立中华对角羚特护区”。在政府的关心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有效的保护措施,中华对角羚的数量已经明显回升至1400余只。2016年6月,中国绿发会建立“中华对角羚(普氏原羚)保护地”,聘任葛玉修为保护地主任。近日,葛玉修又发出了将中华对角羚定为青海省吉祥兽的建议。

微信图片_20170817104056.png

央视十套《科学探秘》栏目播放“保护中华对角羚”节目

葛玉修表示,野生动物是生态环境的指向标,在生态立省的总体战略中,野生动物尤其是珍稀野生动物的保护处于突出的地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已被定为青海省省鸟。羚羊种类中长得最漂亮的中华对角羚,是青海省作为生态保护标志物和品牌的不二选择。将其作为青海省吉祥兽,具有代表性、唯一性、新闻性、时效性等诸多优势。

微信图片_20170817104100.png

美国史维克教授登门看望

葛玉修说,目前,其他省区尚无确定省兽先例,青海省率先将中华对角羚确定为“省吉祥兽”,与青海省的生态地位相适应,打破“不敢为人先”的思维定式,既是落实习总书记对青海生态保护指示的具体举措,也具有落实青海省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的特殊意义!

微信图片_20170817104104.png

将中华对角羚图片赠送给国民党中常委

青海省是一个野生珍稀动物十分富集的地方,1990年,青海省已经把黑颈鹤定为“省鸟”,如果再将中华对角羚定为青海省“吉祥兽”,则会相映生辉,相得益彰,对于落实习总书记加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要求,会更有特殊意义。加大对省兽对角羚的宣传和保护,让其拥有更广泛的知名度,则会产生更明显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青海省生态保护的一个亮点,由此,也可以带动和影响生态立省相关各方面的工作。


葛玉修事迹简介:

青海银监局前纪委书记,1970年从山东参军来青海,四十多年来,把青海当故乡,两次放弃回内地的机会,将自己的青春年华毫无保留地献给青海高原,献给生态环保事业。1995年以来,利用业余时间,先后200余次去青海湖、21次到三江源,11次到可可西里,历尽千心万苦,拍摄了大量高原野生动物的图片,撰写了150余篇反映野生动物及生存环境的文章,121幅摄影作品在天安门广场大屏幕展播,1500余幅(次)配文图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人民画报》、《新华月报》、《中国摄影家》、《中国国家地理》等120余家报刊,“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等百余家网站发表。

微信图片_20170817104117.png

微信图片_20170817104102.png

2002年开始,葛玉修用300余幅图片制做的课件,应邀为成都“金沙讲坛”、“国家地理大讲堂”、“中国金融青年学坛”,北大、清华、中山大学、哈工大,以及全国各地的部队、机关、学校公益演讲540余场,传递生态环保正能量。充分利用微博和媒体采访的机会宣传大美青海、宣传高原生态保护,产生广泛影响,被誉为“青海湖鸟王”、“环保志士”、“青海名片”。被北师大、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青海省直党校聘为:客坐教授。先后当选“北京奥运会火炬手”、“感动青海人物”、“绿色中国年度人物”。“中国生态保护先进个人”、“地球绿肺天使”、“最美青海人”等公益奖项。在全国享有较高知名度。

微信图片_20170817104111.png

微信图片_20170817104114.png

美国出版的中文报纸出现了“对角羚”字样

注:普氏原羚系用俄国人普尔热瓦尔斯基姓氏命名的,绝大多数青海人只知道普氏是一位科学家,并不知道他是职业情报军官。他披着探险家的外衣,四次来中国,刺探了大量政治、军事、经济情报,绘制了进攻中国的路线图,杀害了30多名藏族人,由少尉晋升到少将。用其姓氏命名的“普氏裸鲤”已经被“青海湖裸鲤”所取代。

(图片均由葛玉修老师提供)

文/绿宣  审/卡秋  责编/Ang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