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收支信息
  • 收入总额:27103501.49元
  • 支出总额:23122739.73元
  • 爱心人次:2242次
周晋峰受邀维也纳大学作报告《中国及其他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2023/6/24 14:08:00 本站

2023年6月13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绿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晋峰博士受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邀请,为维也纳在校大学生做一个线上讲座。其演讲的主题为《中国及其他地区的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 in China and beyond)


周晋峰受邀维也纳大学作报告《中国及其他地区的生物多样性》·.jpg

(图源:YJ)


首先,周博士从中华文明的演变进程,从历史的角度梳理并分析在中国古代我们的祖先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以及社会进步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从原始文明的“五氏”(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和轩辕氏合称为“五氏”)为人类求生存,到农业文明时代对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的初步认识,到以排山倒海之势到来的工业文明时代。


在工业文明时代,由于人类活动对地球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科学家发现,地球已进入了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即全新世灭绝事件,Holocene extinction)阶段。这次生物大灭绝比前五次生物大灭绝的速度都要快,来得更猛烈。前五次生物大灭绝真正的原因在于,地球自然气候条件变化导致了环境变化和自然的变化,从而导致了物种大灭绝。第六次生物大灭绝的原因与前五次截然不同。这一次是人类活动导致的。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无止境的贪婪和奢望,对地球上的资源肆意开发,使地球生命维持系统遭到了无情地破坏,人类的活动对地球的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因此,今天,我们要建一个全新的文明——生态文明。生物多样性是生态文明建设之根本,是我们应对三大地球危机(包括三大危机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公共卫生健康等)的重要基础。半个世纪以来,特别是近二三十年,随着中国生态环境的日益退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严重损失,中国加大了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力度,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政策,设立自然保护区,开展大型科普查考类研究,公布稀有动植物名单,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机构,加强宣传普及教育,积极加入各类国际自然保护组织公约。


2021年10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白皮书指出,面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全球性挑战,各国是同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中国坚定践行多边主义,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合作,广泛协商、凝聚共识,为推进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中国智慧,与国际社会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绿会)成立于1985年,在其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注重发挥科研与公益之长,持续专注于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推动经济绿色发展,得到社会广泛支持,成为国内该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基金会之一。根据习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重要指示,结合中国绿发会30多年工作经验和作为社会组织的优势,为更加有效、快速、动态的做好物种和生境保护,2016年中国绿发会创新提出建设“中华保护地(CCAfa)”体系,通过汇集民间环保组织、地方政府机关、各地科研机构等力量,以濒危物种保护和栖息地保护为重点,将基层环保力量汇聚起来,形成中华保护地网络,实时动态地开展生态环保工作,最终在国家自然保护区体系之外,形成与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等保护体系的有效互补。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BD COP15)第二阶段会议2022年12月19日凌晨通过《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简称《框架》),为今后直至2030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擘画新蓝图。2023年5月22日,我们迎来了《框架》通过后的首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为庆祝这个日子,我们举办了一些列以“从蒙特利尔到世界人民”为主题的庆祝活动。我们积极倡导和践行“邻里生物多样保护”(BCON)、“减塑捡塑”等解决方案,推动人人参与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实现一个繁荣的“众生的地球”。


(本文根据资讯整理,文字未经本人核实)


整理/Daisy 审核/绿茵 编/ang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