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收支信息
  • 收入总额:27103400.95元
  • 支出总额:23122739.73元
  • 爱心人次:2240次
遗传生物多样性走入2022年《开学第一课》:种子是农业的芯片 | 科技创新伦理问题前瞻研究(40)
2022/9/3 18:25:00 本站

生物多样性有三个层次:遗传、物种、生态。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绿会)科技伦理工作组工作人员注意到,2022年9月1日播出的《开学第一课》,以“奋斗成就梦想”为主题,其中粮食安全、植物育种、粮食与农作物的基因生物多样性这个议题随着福建籍中国科学院谢华安院士走入了今年中小学的《开学第一课》。


每年的“开学第一课”的内容和选题,相当于素质教育的风向标。


我们知道,人类目前的食物,主要只依赖少数作物。但这些作物是由大自然、农民和科学家在数千年的时间里产生的惊人的野生和驯化植物的多样性而产生的。全世界迄今7000多种用于农业的物种中,只有150种在被用于广泛的种植,这种种植品种,乃至人们粮食品种趋向单一的状况,对人类生活质量和生物多样性等都很不利。


据估计,仅在20世纪,75%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已经丧失。这是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人类的粮食需求与生产能力日益增长,而粮食种类却在急邃萎缩。2019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报告称,全球近76亿人口主要依靠甘蔗、玉米、小麦、大米、马铃薯等9种作物生存,大量的粮食种质资源在快速消失。未来的主食作物将需要利用自然多样性来抵御即将到来的极端环境。那么,如何与时间赛跑、保存对于人类“有饭吃”至关重要的粮农遗传资源,以及如何开发、培育新的种子,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中,谢华安院士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孩子们娓娓道来,让儿童明白一粒小种子的重要意义。这堂“遗传生物多样性”课程,相信已经在孩子们的心中埋下了一颗新的“种子”,激励他们努力学习、为“绿色引领 种业振兴”作出未来一代的贡献。



整理/Littlejane 审/绿茵 编/angel


往期回顾

哥伦比亚建立全球最大的热带作物基因库:“未来种子库” | 绿会科技创新伦理问题前瞻研究(03)

绿会副秘书长将参加世界种业创新论坛 | 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

鼓励藏种于民,建议筹建国家或地区性民间种子库|2021两会建议|绿会征集

◆绿会国际科技伦理工作组参加ITPGRFA国际专家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