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收支信息
  • 收入总额:27103792.88元
  • 支出总额:23122739.73元
  • 爱心人次:2252次
北京雨燕正式成为2022中国国际服贸会吉祥物 | 生物多样性与文化的巧妙融合
2022/8/31 15:33:00 本站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绿会)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组注意到,就在昨天,2022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正式公布了吉祥物——福燕(FuYan),其主体形象取材于北京雨燕。小燕子以这样的方式亮相2022年服贸会,这正是说明了生物多样性的文化价值。


北京雨燕属于雨燕目雨燕科,比常见的燕子体形稍大,羽毛黑褐色,胸腹部有白色细纵纹。它们外观呈流线型,飞行速度极快,而且是著名的食虫益鸟。除此之外,北京雨燕作为世界上唯一以“北京”命名的迁徙鸟类,还是北京的标志性物种,也是北京的生态符号之一。


北京雨燕成为2022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服贸会)吉祥物1.jpg


中国绿发会观鸟专业委员会组织了一批志愿者,从2014年开始,给北京雨燕装上了跟踪仪器,探寻其在我国北方和非洲之间的迁徙路线。最初他们在颐和园的一个亭子里捕获了30只北京雨燕,在它们身上安装了光敏地理定位器,这个小巧玲珑的仪器可以根据光照、温度记录雨燕的飞行轨迹。一年之后,志愿者们再次在颐和园的同一个地方捕获了其中的13只燕子,从而通过软件读取定位器存储的信息,从而分析出北京雨燕的迁徙路线。


从那之后,人们对于这一“无脚鸟”的迁飞路线开始关注。最近研究显示,这一迁徙物种,每年4月,北京雨燕从非洲南部抵达北京筑巢繁殖,7月底到8月初再返回非洲南部越冬。


那么雨燕对北京生物多样性到底有什么作用呢?北京和全球其他地区一样,都在面临生物多样性的急剧消失。而雨燕从改革开放以来,数量下降非常明显。据2014年中国绿发会观鸟工作委员会提供的调查数据显示,北京雨燕当时仅有3000只左右的。而这消失的背景,大多是因为传统建筑的减少,城楼、庙宇、古塔等建筑被拆除,北京雨燕很难找到能筑巢栖息的港湾。


幸运的是,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北京雨燕的保护日益受到重视,种群数量也在回升。


如今,北京雨燕成为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会(服贸会)吉祥物,再次说明了:生物多样性的文化价值巨大。我们要保护生物多样性,才能持久的享有多样生命带来的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图片来源:央视、中国绿发会)


整理/Littlejane 审核/绿茵 编/ang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