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入总额:27049325.25元
- 支出总额:23122739.73元
- 爱心人次:2092次
7月25日下午,由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的2022年度(第三期)罗布泊及周边地区科学考察正式启动。由综合水文组、植物组和地质环境组等专家组成的罗布泊科学考察队分别从北京、石家庄、青海等地出发,前往新疆库尔勒汇合。
此前在2020年和2021年,中国绿发会先后两次组织生态、水文、生物、土壤等领域专家,深入罗布泊及周边区域,考察了罗布泊三条主要补给河流孔雀河、塔里木河和车尔臣河流域的水文变化、野生陆生动植物物种分布、水生生物分布、以及土壤类型及分布特点等内容,取得了一系列阶段考察成果,为后期的考察和综合分析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日,中国绿发会GBIF工作组收到罗布泊科学考察队发来的河西菊数据,相关数据已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GBIF)平台录入并发布,供参考及下载。
据悉,罗布泊科学考察队于2022年7月27日于民丰县沙漠公路发现河西菊(学名:Hexinia polydichotoma (Ostenf.) H. L. Yang)。 河西菊生于沙地(或边缘地带)、沙丘间低地、戈壁冲沟及沙地田边,是一种旱生盐生植物。因枝条形态酷似鹿角,又名鹿角草,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是干旱区城市绿化上乘的地被植物和盆景植物。现主要分布于我国甘肃、新疆等地。因其耐干旱、耐盐碱,而广泛分布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荒漠地区,是重要的防风固沙植物,在沙漠边缘地带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数据下载地址:
https://www.gbif.org/occurrence/3874418316
数据引用方式:
Zhou J, Wong L (2022). CBCGDF CCAfa Volunteer Observation Archive. Version 1.92. China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Green Development Foundation. Occurrence dataset https://doi.org/10.15468/wxze8b accessed via GBIF.org on 2022-08-03.
文/Sara 审/Linda 编/angel
往期回顾
◆新疆罗布泊黄花补血草数据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平台(GBIF)发布
◆荒漠并不荒凉,它们的存在诠释了生命之美 | 2022年度(第三期)罗布泊及周边科考
◆大石门水库即将落闸建成,车尔臣河中下游水生态有隐忧|2021罗布泊科考
◆棉田长势茁壮,孔雀河、塔里木河农灌区下游断流|2021罗布泊科学考察
◆共同探讨干旱区资源环境变化与生态保护,科考队拜访新疆生地所|2021罗布泊科考
◆周晋峰寄语罗布泊及周边地区科考,提出五大任务课题 | 争创佳绩
◆它俩是谁?第一期科考带回74种植物有两种身份未识|欢迎感兴趣者共同揭秘罗布泊生态之谜
◆罗布泊及周边地区科考(一期)成果获肯定|小结会议交流后续规划,欢迎公众参与解谜
◆直播预告 | 历时10天,跨越3万多公里,罗布泊科考(一期)带回了哪些荒原重生的秘密?欢迎围观
◆共调查121个植物群落、近百种野生动物|罗布泊科考(一期)小结会议将在京召开
◆茫茫大漠飞鸟绝迹,科考队抵达罗布泊“大耳朵” | 绿会罗布泊科考
◆从上游的鱼鸟到下游的沙漠之螺,科考队踏访孔雀河 | 绿会罗布泊科考
◆积极应对福寿螺问题 | 绿会研究室代表参加温榆河公园专题研讨会并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