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收支信息
  • 收入总额:27103501.49元
  • 支出总额:23122739.73元
  • 爱心人次:2242次
朱寿庆:碳减排和企业发展需要寻求平衡 | 《企业碳评价标准》研讨会
2021/10/10 21:58:00 本站

9月22日,正值我国提出“双碳”目标一周年之际,中国绿发会标准工作委员会联合企业绿色发展(海口)研究院组织了《企业碳评价标准》研讨会。会议邀请了来自国家级科研院所、研究中心、国家能源局,生态环境部、中标院、行业协会、科研院校及企业的19名专家。此次会议由中国绿发会副秘书长马勇主持,会议主要对企业绿色发展(海口)研究院与绿会标准委共同编制发布的《企业碳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团体标准进行讨论,会上各位专家畅所欲言分别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企业碳评价标准》研讨会.jpg


现将与会专家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金融高级顾问朱寿庆的建议和意见分享如下。


我这几年主要做绿色金融,七八年前在北美做碳减排、碳核算和核查的工作,所以对这本标准相关内容略知一二。关于温室气体,在10年前我研究碳排放核算的时候是有6种排放气体,在这个标准文本里我看到了7种,包括水汽。水汽形成温室气体效应,但它是不是一种温室气体呢?我觉得有待商榷。其次是标准包含了5个维度:碳计划、碳制度、碳排放、碳交易、碳中和。前面有专家建议把5个方面合并成3个,我觉得可以考虑这么做。这个标准的指标体系的确存有一些问题,因为目前这个版本是初稿,标准或指南都是需要不断反复完善的,将来在实践中会发现新的问题,进而改善,但如果作为标准或指南发布,那就要求尽量的完善。关于这个指标体系,我觉得有四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注意。


第一,在碳减排和企业的发展之间需要一个平衡,就如同发展中国家需要在发展经济和碳减排之间需要平衡是一个道理。在这个指标中多处出现这个问题。衡量企业的排放变化最好不要用绝对量,不要因为评级的缘故而限制了企业的发展。现有企业的发展,大多情况是企业越大,成长的越快,用能量和碳排放也就会越多,这是肯定的。所以需要在这之间找取平衡。


第二,需要找到企业碳管理特殊性跟一般性的平衡。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特点,这是非常明显的。国际上的碳减排标准,实际上也是针对不同行业的,有各行业通用的计算标准和计算指南,也有针对不同行业的标准和指南。在不同的行业间找到平衡很重要,因为企业间有财力区别和技术区别,不是每一个企业都会使用同样的减排技术,比如CCUS,现在国际上能够使用CCUS技术的企业并不多。所以不要用同一种要求来针对所有的企业。


第三,要注意实用性和纲领性的平衡问题。目前这个标准文本还有待完善,需要增加细则,否则不同的人会对同一个要求有不同的理解。对于指南或者标准来讲,是要规定的很详细的。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实施起来就很难,企业的理解不同,做法就不一样,那这个标准就失去了作为标准的意义。


第四,碳核算和碳核查是碳管理里面的重中之重,是非常关键的环节,所以其权重必须提高。


我就简单说这么几点,谢谢。


文/时子 审/朱寿庆 编/angel


往期回顾:

王小颖:调整标准的范围和结构,让企业“对号入座” |《企业碳评价标准》研讨会

李晓峰:从时间性、适用性、严谨性优化指标体系 |《企业碳评价标准》研讨会

梅德文:要做到有机构、有规则、有核心,助力标准可持续发展!|《企业碳评价标准》研讨会

杨朝飞:建议《企业碳评价标准》完善术语和定义,增加碳排放和碳中和评价比重

李惠民:调整指标权重、提前实操演练,突出指标体系的引导性!|《企业碳评价标准》研讨会

张红振:标准内容与国家政策衔接,提升企业碳减排力度和主动性 |《企业碳评价标准》研讨会

乐健宏:征求企业意见,借鉴先进实践,让碳评价标准更加全面和平衡 | 《企业碳评标准》研讨会

何平:细化行业间比较方法,加强单位产品碳含量的考量 |《企业碳评价标准》研讨会

王宇飞:明晰指标体系逻辑,标准需考虑与国际接轨 |《企业碳评价标准》研讨会

王凡:建议指标权重合理分配,创新性引入“碳审计”定义 |《企业碳评价标准》研讨会

崔大鹏:双碳目标下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企业碳评价标准》研讨会

徐秉声:完善评价体系,建议设置企业自评价报告 |《企业碳评价标准》研讨会

周晋峰致辞《企业碳评价标准》研讨会:坚持标准的先进性、综合性和实用性,推动“双碳”目标实现

《企业碳评价标准》研讨会广纳专家意见 | 碳达峰碳中和国际承诺周年活动

制定企业碳评价标准的思路 | 周道生态文明(第122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