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收支信息
  • 收入总额:27103400.95元
  • 支出总额:23122739.73元
  • 爱心人次:2240次
国际淡水豚日:吸取前车之鉴,留住“水中大熊猫”
2020/10/24 19:45:00 本站

10月24日是国际淡水豚日 (Freshwater Dolphins Day)。印度尼西亚官员Awang Faroek Ishak在2010年10月召开的亚洲淡水鲸类保护论坛上提议设立了这项节日,旨在强人们对淡水豚类的了解,提高公众对淡水豚类的保护意识。今年我们迎来了第十个国际淡水豚日,仅以此为契机向大家介绍淡水豚及其保护现状,呼吁更多人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


广义上的淡水豚(Freshwater Dolphins)泛指一切常驻于淡水的鲸豚类,典型淡水豚包括恒河豚、白鱀豚、亚河豚及拉河豚。我们熟悉的白鱀豚赫然其中。2006年,中科院水生所对白鱀豚的分布区进行全范围考察,没有发现一头白鱀豚,宣告了白鱀豚的功能性灭绝。2016年,中国绿发会分析认为白鱀豚还有个体在长江存在,而且还可能有一头幼豚生活在芜湖黑沙洲江段。在“2017白鱀豚公民科学家寻证”项目后,仍旧没有任何决定性的影像可以证明还有白鱀豚存活。长江里的活化石因为人类的过度捕捞,水上运输的影响,水生环境的改变等等因素,最终成为世界最濒危物种之一。


微信图片_20201023181500.png

(图源:中国绿发会“白鱀豚,我们的长江女神,还能再见到你吗?”。图中为人工饲养的白鱀豚淇淇。)


可能不为人知的是,长江中曾经同时生活着两种淡水鲸类——白鱀豚和长江江豚。2006年的那次考察,其实也发现了长江江豚的数量骤减:从上世纪90年代的2700多头下降到1800多头;2012年的全国性考察表明,长江江豚数量则下降到1045头。由于栖息地的丧失,生存的水体环境被污染和破坏,江豚也已成为极度濒危,急需保护的物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入“极度濒危”(CR)级别,仅次于绝灭(EX)和野外绝灭(EW)。


所幸的是,十年来,长江江豚在政策辅助和诸多社会组织的帮助下,物种数量减速已变缓许多。长江禁捕退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长江江豚升级为一级保护动物,“长江江豚拯救行动计划”等等,都一步步推进着长江江豚的保护。


中国绿发会也为拯救长江江豚、留住长江的“微笑精灵”做了大量工作,自2016年起,中国绿发会分别在安徽铜陵、芜湖和湖南岳阳的东洞庭湖成立了3个中华江豚保护地,绿会的同事们也在江豚保护工作上和保护地主任一起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而鲸豚类迁徙哺乳动物也向来是中国绿发会生物与科学伦理工作委员会(BASE)的重点工作物种之一。今年7月,绿会BASE发布了《小型鲸目类动物尸检和标本采集标准》全国团体标准。8月,BASE秘书长Sara Platto博士也应邀在北京天文馆为学生们带来题为《海豚的声音世界是什么样》的科普知识讲座。


微信图片_20201023181522.png

(Sara博士救助许多过海豚和鲸鱼,并对海豚的行为和动物语言有专门研究。图源:Sara Platto)


笔者希望以此为契机,让更多的人参与进长江江豚以及其他物种的保护中来。希望十年后的今天,我们能看到长江江豚摆脱濒危状况,让这个纪念日从警醒人们、号召参与,变为庆祝淡水豚保护阶段性成功的日子。


文/张大芊 审/Cyan 编/Ang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