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收支信息
  • 收入总额:27103400.95元
  • 支出总额:23122739.73元
  • 爱心人次:2240次
李炜民:古树名木承载着科学文化价值应被保护 | 中国绿发会“珍稀濒危植物保育培训班”专家分享(3)
2020/10/23 19:12:00 本站

2020年度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于10月11日在沈阳市植物园(沈阳世博园)顺利召开,并于13日圆满落幕。会议期间,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作为年会的主办方之一,同时举办了以“珍稀濒危植物保育”为主题的培训班,分别邀请了中国科学院新疆吐鲁番沙漠植物园名誉主任潘伯荣、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原总工程师李炜民、世界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中国办公室执行主任文香英和“野性中国”工作室创始人、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师奚志农进行培训班课程讲授。


李炜民总工程师以“古树名木承载的科学文化价值”为题,带来了第二讲。他主要从古树名木保护的核心价值、京津冀古树名木近年来的保护工作两方面展开讲述,最后分享了他熟识的古树名木和古树名木的小故事。


微信图片_20201023214636..jpg

李炜民总工在培训班上做报告


古树苍劲古雅,姿态奇特,是见证和传承华夏文明的绿色文物和植物活化石,是自然界与前人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许多古树背后蕴藏着重大的自然历史事件和令人神往的故事传说,如泰山“五大夫松”、黄帝陵“黄帝手植柏”、黄山“迎客松”、嵩阳书院“将军柏”、北京潭柘寺的帝王树、北海公园的白袍将军、河北涉县天下第一槐,内蒙古准格尔旗纳日松镇天下第一松,全国这样的古树枚不胜举。


图2 黄帝手植柏.jpg

黄帝陵-黄帝手植柏


1、古树名木的保护价值


古树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和观赏价值。尽管国家有关部门早就制定了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和相关法规,但客观上在古树监管上仍是做得不够。时至今日,因人为活动导致古树的生长环境的改变、盗采砍伐、建设性破坏、过度游览以及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致使古树消失、死亡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上世纪七十年代由于施工造成土壤污染导致北海团城“探海侯”死亡,因为大风导致避暑山庄一棵古槐从根茎折断,还有截肢修剪、裹布治虫、硬质铺装甚至古树搬家随处可见,如青海同德黄河上游古柽柳,最终被移植,让位水电工程。


微信图片_20201023202925.jpg“腰折”的古槐(左)和消失的“探海侯”(右)


图4 避暑山庄古树.jpg

避暑山庄庭院古树生境现状


图5 古柽柳终被移.png

青海同德黄河上游古柽柳终被移植


避天灾、断人祸、强监管依然是现实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005年,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公布全国古树名木2,853,107株,比1999年调查的339,302株多了7倍,其中94.4%分布在乡村。而目前北京乃至全国各地每年都有5%左右的古树面临衰弱,严重者甚至死亡。加强对全国范围内城乡自然与城市环境内古树名木的权属认定,明确责任主体、建立稳定的技术队伍、加强对衰弱古树的保护、加大人为盗采等恶性破坏古树的查处力度,将古树名木保护步入法制化轨道工作迫在眉睫。


2、京津冀古树名木保护工作


京津冀三地地缘相接,文脉相承,资源丰厚,地方特色鲜明,共有古树15万余株。古树名木从历史角度记载了三地曾经发生的史事变迁、文化传承和名人故事,是三地数千年历史沉淀的缩影。据记载,北京市现有古树4万余株,31科45属65种,以市属公园香山、天坛等古树数量居多,共13969株,占全市总量的34%。天津市现有古树700余株,18科25属29种,其中蓟州“至尊”古槐,年逾1380岁,是天津最著名的古树。河北省名胜古迹众多,遗留下来的古树名木资源较为丰富。据统计,现存古树11万余株,29科52属73种,其中涉县“天下第一槐”、丰宁“九龙松”等最为著名。


2016年4月19日,由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河北省风景园林与自然遗产管理中心及天津市市容和园林管理委员会联合发起的“京津冀古树名木保护研究中心”在北京园科院正式挂牌成立。


京津冀古树名木保护中心成立以后,河北省建设厅遗产保护中心牵头成立了专家委员会,主要在京津冀开展了如下五方面的工作:一是对三地的古树名木进行调研。二是对于重点古树与衰弱古树进行诊治。三是组织专家对三地从事古树养护的技术人员展开培训。四是在北京建立的古树基因库基础上协助河北建立了古树基因库。五是联合三地出版了《京津冀古树寻踪》,让古树名木讲好三地的文化故事。其中,李总工详细介绍了古树保护技术措施和古树基因库的建设。


(1)主要的古树保护技术


古树由于生长年限一般都在百年以上,对其日常的“监护”最重要的就是预防树大中空以致物理折损。因此,在基础信息测量(如树龄、树高、胸径等)后,还需对其进行空洞、空腐检测、生长势评估,根据检测结果判定古树的健康状况,并对衰弱的古树采取针对性的技术措施,如空洞修复、树体支撑等加以保护和复壮。


微信图片_20201023202930.jpg

微信图片_20201023202935.png

复壮技术指导


(2)古树基因库建设


为了保存古树的遗传物质,2017年2月14日,李炜民总工带领中心科技处和北京市园科院相关人员赴河北省住建厅,就京津冀古树基因库建设事宜与河北住建厅李贤明副厅长交换了意见,双方商定3年内在京津冀三地选取100株具有特别生物、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树名木,进行无性繁殖研究,每株保存后代单株30株以上,至2020年建成我国最大的古树基因库。采集枝条,进行嫁接和无性繁殖



微信图片_20201023202949.jpg


古树基因活体保存的方法同其它植物相同,可通过实生播种、嫁接、扦插、组培、分根蘖等方法实现。但由于实生繁殖后代遗传变异大,而古树根系轻易不会让挖掘;即使基部有根蘖苗,管理部门由于怕对母株有影响,也不会采用分株根蘖繁殖。因此,为保证繁殖出与古树遗传性状完全一致的后代,实际常用嫁接、扦插和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古树基因的活体保存。


微信图片_20201023202953.jpg

古树的无性繁殖方式


从2017年年初开始,北京园科院、河北风景园林与自然遗产管理中心及石家庄植物的同仁,陆续对邯郸、霸州、三河、遵化、秦皇岛、承德等地,及北京市属7个公园、故宫、戒台寺、房山等地的古树进行了资源普查、树势评价、基础信息采集,并通过嫁接、扦插和组培等克隆技术,活体保存了古树基因;同时针对古树繁殖困难问题,课题组尝试不同繁殖方法,创造适宜的繁殖环境,最大化提高繁殖成活率。截止目前,建立了“京津冀古树基因库—北京繁育基地”和“京津冀古树基因库—河北繁育基地”,共计繁殖12科14属121株5000余个后代个体,其中北京73株,河北44株,天津4株。


图12 繁育基地.png

京津冀古树基因库-北京和河北繁育基地


在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技术和日常保护工作讲解之后,李炜民总工分享一些古树名木的保护实例,如河南嵩阳书院二将军柏、故宫英华殿九连菩提、故宫乾隆花园古华轩古楸等。


以古楸为例,1772年,乾隆皇帝着手修建外东宫,作为养老之所。当时工地上有一株古楸,设计者拟伐除此树,建一座五开间歇山卷棚式屋顶的敞轩。乾隆得知后说,房屋可以择地而建,计时而成,树木须培植多年,死不可复生,为何不能把轩后移呢?他多次用诗表达自己的见解:“古松不可移,筑屋就临之”(《就松室》),至此,古楸保住了,与轩融为一体。



微信图片_20201023203001.jpg

故宫乾隆花园古华轩古楸

(图片来源:会上李炜民总工报告PPT)


最后,套用习大大的一句话,“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则在树”。十年树木,古树屹立百年不倒实属不易,伐之违法,移之有损,不若临之、护之。


整理/慧子 审/Talina 编/Angel


推 荐 阅 读:

潘伯荣: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育 | 中国绿发会“珍稀濒危植物保育培训班”专家分享(2)

廖景平:中国植物园管理及物种保育的差距与挑战 | 中国绿发会“珍稀濒危植物保育培训班”专家分享(1)

张佐双:植物园发展的《温故》与《知新》| 中国绿发会主办2020年度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

保护植物,维护生命共同体|中国绿发会主办2020年度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

中国绿发会联合主办2020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

2018年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 | 绿会秘书长将主旨阐述“新时代植物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邀约:绿会邀您参加2018年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

绿会代表参加2017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并做汇报发言

2017年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在重庆举办,中国绿发会副理事长张佐双做主题发言

中国绿发会将参与主办2016年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并举办培训班

绿会共同主办的“2015年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在西双版纳召开

2014年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在上海召开,“中国绿发会”培训班在辰山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