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收支信息
  • 收入总额:27103501.49元
  • 支出总额:23122739.73元
  • 爱心人次:2242次
我国土壤面临最大挑战是什么?如何进行长期生物监测?|绿会研究室参加生态系统监测技术与优化管理模式培训班第二天纪实
2020/8/18 17:35:00 本站

8月18日上午,北京下着雨,这天也是中国绿发会研究室派代表参加“生态系统监测技术与优化管理模式培训班”的第二天。上午的第一场精彩报告,来自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CERN土壤分中心主任潘贤章先生,他以“生态系统土壤监测技术与规范”为主题,进行了主旨分享。


(拓展阅读:中国绿发会研究室代表参加全国生态系统监测技术与优化管理模式培训班学习


微信图片_20200818144436.png

上图: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潘贤章研究员作“生态系统土壤监测技术与规范”报告。图片来源/生态系统监测技术与优化管理模式培训班


他介绍道,土壤的生态功能主要有6个方面:生物、水文、养分循环、固碳、支撑、过滤和缓冲。他以土壤固碳存功能为例来说明,介绍了Atmostpheric pool——从固碳效能来看,海洋最大,其次是地质、土壤、生物和大气,其中土壤的C储量是生物的4倍。


微信图片_20200818144506.png

上图:潘贤章研究员介绍“4‰全球土壤增碳计划”。绿会研究室学员查阅资料发现,全球土壤有机碳库容量约为1.5万亿吨,是大气碳库容量的两倍,陆生植物碳库容量的三倍,而2米土壤深度的碳库容量高达2.2万亿吨。土壤增碳千分之四,被认为可抵消化石燃料排放。图片来源/生态系统监测技术与优化管理模式培训班


绿会代表印象深刻的是,他提到了土壤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他说,土壤与气候变化关系密切,并介绍了UNFCCC COP21上法国农业部提出的“千分之四全球土壤增碳计划”。


微信图片_20200818144512.png

上图:潘贤章研究员谈长期监测的科学意义、现实意义。


土壤长期监测对中国同样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中国土壤资源丰富,我国土壤的开发利用也很早,种植历史悠久,对于土壤重要性的认知也颇为深刻。但近数十年以来,中国土壤资源安全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包括土地利用的变化、化学品的增施,重金属等开采矿区污染、以及其他一些非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土壤健康发生深刻变化,部分土壤退化严重。


微信图片_20200818144516.png

上图:潘贤章先生介绍了我国土壤监测的现状、意义以及面临的挑战。绿会研究室学员们梳理了此次培训班上提到的内容、以及我国相关标准和政策之后发现,我国目前的土壤监测,偏重理化指标,对土壤生物的监测好象一直没有提到。所以很好奇这一块监测指标相对缺失的原因。上图来源:生态系统监测技术与优化管理模式培训班PPT


在提问环节,“电商无野”行动发起人之一、来自中国绿发会研究室的学员代表提了一个问题:即在当前的土壤资源所面临挑战中,您没有提及“土壤生物多样性”的问题,而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这也是一个比较严重的挑战。比如电捕蚯蚓的情况很严重,而且在一些地方长期存在、屡禁不绝,您怎么看?”对此,潘贤章老师进行了回答,参见视频。


微信图片_20200818144521.png

上图:绿会研究室代表张明以电捕蚯蚓为例,就土壤生物多样性的监测提问。


微信图片_20200818180956.jpg

视频: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潘贤章研究员答“电蚯蚓”问,谈蚯蚓和土壤生态系统。我们都说“生态系统的土壤”;而其实,“土壤本身就是一个生态系统”。


上午第二场专题报告,演讲人是来自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生物分中心主任、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吴冬秀副主任。她作了题为《生态系统生物监测规范与技术进展》的主旨报告。


微信图片_20200818144546.png

上图: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生物分中心主任吴冬秀作“生态系统生物监测规范与技术进展”报告。


上图:吴主任带来的是一场非常令学员们受益的报告。笔者发现,在多个生态系统生物监测指标体系中其实都有动物的存在,如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监测体系中有鸟类、大型动物等指标(虽然缺少昆虫);对草地生态系统生物监测中,有蝗虫、毛虫和啮齿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作为监测指标。CERN的这套做法值得赞赏,较之近日环保部发布的《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等十一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内容更为完善(几乎完全不涉及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参与编制单位缺乏代表性和广泛性)。


吴冬秀主任从生物监测的重要性、国内外生物监测概况、生物监测内容与指标、生物监测规范与质量管理、技术进展与展望等五个方面来进行了精彩介绍。


这场报告内容非常丰富,涉及监测指标的设定、监测规范、样地设置原则等等,对中国绿发会研究室正在开展的生物多样性系列标准工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绿会代表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在CERN的监测内容与指标概述时,吴老师提到:监测指标是长期监测工作的“纲”,直接决定长期观测工作的意义大小甚至成败,至关重要。她还强调,长期监测要注意统一文献。此外,她还特别提到了一些关键规范提要,2019年CERN在作相关规范修订时,就提出了“永久固定样方”的做法,要求每个监测站点设置一个。


微信图片_20200818144558.png

上图:绿会学员印象深刻的一点是吴冬秀老师强调的:“长期监测,所有数据的存档特别重要,一定要特别注意。”


微信图片_20200818144601.png

上图:吴老师在最后分享了几点思考时提到:“人才比监测规范同步重要、甚至更重要。一定要有一个稳定的、高素质的监测队伍,这是关键。”上图来源:生态系统监测技术与优化管理模式培训班PPT


在这一场结束时的提问环节,中国绿发会研究室代表请教了一个问题,即关于相关的生物监测数据是否共享、目前全国CERN的生物监测站共有多少、以及数据是怎样的状况等等。对此,吴冬秀主任进行了耐心解答。


主持人也提了一个问题,说有人认为CERN关注植物太多,关注微生物、动物、生物多样性是不是比较少?问对此外界看法的评论、以及CERN未来的计划。对此,吴老师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回答。吴老师表示:动物有检测指标,从一开始就有,只是个体指标比较少,因为需要考虑到长期监测指标必须是可持续的;第二,动物监测相对比较难做。现在是5年做1次,对于人员要求较高。她建议CERN应该组织一个专门的动物监测团队;第三,针对生物多样性问题,虽然我们没有常用“生物多样性”这个词,但做的事情均与之密切相关,未来她希望能与其他平台和机构合作,推动生态系统生物监测工作更上层楼。


此次在线培训为期3天。感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科学委员会秘书处和综合中心、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带来的这场精彩的能力建设活动。据悉,这也是自2019年以来举办的第二次全国生态系统监测技术与优化管理模式培训班。


(本文来自绿会研究室代表参加“生态系统监测技术与优化管理模式培训班”的学习笔记,仅供参考。)


文/小艾 核/橡树 编/Ang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