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收支信息
  • 收入总额:27103501.49元
  • 支出总额:23122739.73元
  • 爱心人次:2242次
穿山甲入药绝非传统 | 中国传统文化MOOC课程(2)
2020/8/4 19:00:00 本站

在最新出版的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穿山甲、马兜铃、天仙藤、黄连羊肝丸等四个品种未被继续收载。其中,6月5日,穿山甲升为了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穿山甲,是全球最为濒危的野生动物之一,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TRAFFIC)的数据显示,它也被认为是全球非法走私量最大的哺乳动物。“对于野生资源枯竭、商品匮乏、存在明显安全性、伦理等问题(如化石类、人类胎盘类、动物粪便类等),以及基础研究薄弱的品种从药典中退出或不再增加收入本版药典。”


然而,穿山甲入药,真的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吗?答案是否定的,早在400年前,中国医学典籍中就有建议不得将穿山甲入药。


微信图片_20200731144525.png

图:《本草纲目》作者“医圣”李时珍


被誉为“医圣”的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曾在他的医学巨著《本草纲目》中详细记载了关于穿山甲的毒性,以及入药会产生中毒、腹泻、呕吐等负面效果,警告世人不要以穿山甲入药,更不得食用:“鳞鲤(穿山甲): “性味咸、寒,有毒,其肉甘、涩,味酸,食后慢性腹泻,继而惊风狂热。”


传统小故事:


穿山甲又叫鲮鲤,根据陶弘景著《本草经集注》的记载,穿山甲是一种食蚁动物,它“能陆能水,日中出岸,张开鳞甲如死状,诱蚁入甲,即闭而入水,开甲蚁皆浮出,围接而食之。”


作为“敬业医生”,李时珍为了考证古人《本草经》对于穿山甲生活习性与毒性的真实性,跟随猎人进入深山老林,进行穿山甲解剖,发现该动物的胃里确实装满了未消化的蚂蚁,证明了本草书的记载是正确的。但李时珍发现穿山甲不是由鳞片诱蚁的,而常吐舌诱蚁食之。他修订了本草书上关于这一点的错误记载。同时他又走访村落,收集了民间流传的穿山甲药用价值,记载了一段“穿山甲、王不留,妇人食了乳长流”的顺口溜。随后,他进行了实验与观察,甚至亲自服用,发觉了这种生物的毒性和食用后的不良反应,这才有了如今《本草纲目》中记载的内容。


故事中的传统文化:


医圣李时珍在著写医药典籍时,能够做到不盲信、不偏听,敬业而以身作则,坚持“眼见为实”的原则;为了避免误导世人,求证民间流传的穿山甲药用价值,他甚至亲自食用穿山甲,并将服用后的反应如实记载,这样的精神在现世仍对我们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这种以人为本、敬畏自然、实事求是的敬业态度也值得每个人学习。


微信图片_20200731144531.jpg


故事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李时珍在入林考察穿山甲生活习性时,能够做到不打草惊蛇,仅取最小量作为实验对象,进行解剖研究,体现出李时珍在若干年的动植物研究工作中,坚持着敬畏大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此外,李时珍在动植物多样性方面也颇有研究,甚至时常离开湖北地区,千里迢迢去往各地考察。他发现了如“曼陀罗花”等珍稀动植物品种,并将其分布范围、体态样貌等详细记录下来。


文/姚嘉会 审/Lei 编/Angel


推 荐 阅 读:

割肉喂鹰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 中国传统文化MOOC课程(1)

中国绿发会国际部与UNDP联合筹备中国传统文化MOOC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