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收支信息
  • 收入总额:27103501.49元
  • 支出总额:23122739.73元
  • 爱心人次:2242次
6月22日是世界骆驼日,如何传承禽畜遗传资源与骆驼文化?
2020/6/21 21:24:00 本站

微信图片_20200621160757..jpg

(阿拉善白驼。摄影:韩建林,2019年12月摄于内蒙古)


6月22日是“世界骆驼日”。骆驼是生物多样性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世界干旱和荒芜土地上最为有效的生物模式。它们在人类难以适应的恶劣环境条件下,能非常明智地利用水和食物资源,力可负千斤,日可行百里,亦感知水源和风候。这种动物是如此神奇——在失去25%的身体水分后,骆驼仍然可以生存;但其它哺乳动物可就没这个本事了,大多数哺乳动物在失水15%左右就会死去。


(2020年6月20日,笔者在中文搜索引擎——百度检索“世界骆驼日”,一个相关结果也无。因此,绿会小编决定写一篇文章来纪念一下这些被遗忘的“沙漠之舟”。)


然而,骆驼又是一种长期被忽略的动物,似乎过于久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似乎也是“遥不可及”的。


我们许多人并未曾见过骆驼,常觉得它们只是遥远的《梦驼铃》中才有的沙漠动物。实际上,骆驼文化也是传统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古时候用它们的粪便用来作为烽火、报警传信,汉语中还将人体脊柱变形的现象经常被称为“驼背”,这些都印证骆驼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成为我们祖先生活文化的一部分。


近日,中国绿发会国际部的老朋友韩建林教授分享了一则重磅级的研讨会信息。韩建林教授是国际家畜研究所(CGIAR-ILRI)动物遗传资源分子评价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CAAS)国际家畜研究所(ILRI)禽畜及牧草遗传资源联合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一级岗位杰出人才,国际牦牛研究信息中心秘书长。他主要从事地方畜禽遗传资源的分子评价、特异性状及抗病育种的遗传学及基因组学研究。而骆驼,恰恰是他尤为擅长的研究领域。


骆驼起源于4500万年前的北美,大约200-300万年前,其中一支成功地穿越白令海峡,来到了欧亚大陆,并继续向中东和非洲扩张。中国现拥有濒危程度远超大熊猫的野生双峰驼和养殖数量仍在持续大幅度下降的家养双峰驼。


微信图片_20200621160808.jpg

(阿拉善红驼和阿拉善白驼。摄影:韩建林)


骆驼对植物群落和植被没有危害,因为它们对植物的啃食不是毁灭性的,往往这一棵啃几口就会换另一棵去吃。骆驼的脚掌就像垫子一样,也不会破坏草原和沙漠中的植被。


在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大背景下,绿会小编呼吁:让我们关注这些被誉为“沙漠之舟”的动物,这些宝贵的禽畜资源,是未来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的生物基因多样性宝库。


为了提升各界重视和公众认识,在巴基斯坦函授大学将举办一场“骆驼:未来的动物”国际研讨会。包括韩建林教授等十多名重磅级国际大枷将在这次会议上热议骆驼这一“颇具未来性的动物”。欢迎报名注册、参加哦!


【活动名称】“骆驼:未来的动物”国际研讨会

【活动时间】2020年6月22日(星期一)13:00-18:00(北京时间)

【联合举办】巴基斯坦函授大学、巴基斯坦骆驼协会、沙特阿拉伯地理协会、国际骆驼研究与开发协会

【参会方式】ZOOM

【注册链接】https://bit.ly/intlcamel

【会议语言】英语


微信图片_20200621160819.jpg

(上图:“骆驼:未来的动物”国际研讨会海报。)


文/Linda

审/HJL

编/Ang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