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收支信息
  • 收入总额:27103400.95元
  • 支出总额:23122739.73元
  • 爱心人次:2240次
沧州海兴湿地保护区命悬一线:大面积干涸,有水的核心区却多为养殖塘|绿会研究室
2020/5/7 20:41:00 本站

5月7日,绿会志愿者冒雨前往沧州市海兴湿地和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调研。


(拓展阅读:志愿者反映沧州海兴湿地断水干枯,区域生态系统受到威胁 | 绿会研究室关注


微信图片_20200507203053.jpg


海兴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地处海兴县东部、渤海湾西岸,也是候鸟迁飞路线上的重要停歇地。该湿地保护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复杂多样的湿地生态环境、丰富的食物资源等,每年吸引了超过200种鸟类栖息在这里。


2005年,河北省在此成立了海兴湿地和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其保护宗旨就在于保护这一片独特的湿地生境及其候鸟栖息地。保护区总面积16800公顷,是海兴湿地(29330公顷)的一部分。据统计,在海兴县,其全县湿地面积占到县域总面积的38%。


微信图片_20200507203115..jpg



然而进入保护区后,让志愿者意想不到的是:该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的现状比此前预期的还要严重:占地16800公顷的保护区范围内,志愿者均能自由通行,几乎看不到任何相应管理。保护区内,到处可见河床大范围裸露且杂草丛生,河水近乎断流,只剩一些水坑,很难与石碑上标注的湿地自然保护区联系到一起。


据志愿者在现场调查了解,痛心发现该保护区基本上名存实亡、命悬一线:大面积干涸,而核心区少量有水的河道内,却有大量养殖塘在养虾。一位在塘边守虾的老人称,这些虾塘一个池子就有500-600亩大小,一年的承包费用要高达286万元左右,这一片,一家养殖户就承包了6个大池子。此外,还有其他承包人在搞养殖。


微信图片_20200507203119.jpg


然而,按照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禁止任何人进入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因科学研究的需要,必须进入核心区从事科学研究观测、调查活动的,应当事先向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交申请和活动计划。也就是说,保护区核心区通常是严格管理区域,仅允许进行科学研究等少量人为活动,大规模的商业性养殖是绝对禁止的。同样,国家颁布的《湿地保护管理规定》,也明确禁止在受保护湿地范围内擅自进行放牧、捕捞、取土、断水等行为。


经志愿者了解,目前该湿地和鸟类保护区大面积干涸的原因,很可能是此前在保护区承包养殖的养殖户,今年在被责令禁止从事该活动后撤出,无人继续为湿地补水,从而造成湿地大片干涸,而这将极大破坏此保护区的湿地生境,并直接导致该区域候鸟栖息地生态功能的丧失。在海兴湿地保护区内,志愿者也确实发现了一块由海兴县人民政府树立的《关于严禁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开展养殖等行为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通告》时间为2020年3月9日。


微信图片_20200507203124.jpg


如今已是五月,看着如此大面积干涸荒芜、无人管理的湿地保护区,让人不禁想问:这块珍贵的、维系着200多种候鸟生存的湿地保护区,当地是打算不要了,准备就这么一直如此荒废、干涸下去吗?要知道,根据我国相关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当地政府对这一湿地和鸟类保护区可是有明确保护责任的。


绿会志愿者对眼下的海兴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现状非常震惊,建议当地政府应该高度重视此事,尽快采取生态补水等抢救性措施,以在最后关头保住这一块奄奄待毙的省级湿地保护区。绿会也将持续关注此事,希望能督促抢救这一湿地保护区。


文/陈子建 审/橡树 责编/angel